高中数学会考
则集合A与B的关系是。1.( )已知集合。A. B. C. D.。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不等式会考复习。不等式性质。2.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等差数列复习(1)。已知等差数列11。已知等差数列11。
高中数学会考Tag内容描述:<p>1、2010年1月广西高中会考数学试卷班别 姓名 分数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已知集合,则集合A与B的关系是(A) (B) (C) (D)2. 函数的定义域是(A) (B) (C) (D)3.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R (B) (C) (D)4. 是“a,b,c成等差数列”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的是(A) (B) (C) (D)6. 从5位学生中任意选出3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不同的选法共有(A)6种 (B)10种 (C)60种 (D)120种7. 等于(A)。</p><p>2、高中会考试卷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给分)1数轴上两点A,B的坐标分别为2,1,则有向线段的数量是(A) 3 (B) 3 (C) 1 (D) 12终边在y轴的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是(A) k,kZ (B) k,kZ(C) 2k,kZ (D) 2k,kZ3直线的斜率是(A) (B) (C) (D)4设M菱形,N矩形,则MN(A) (B) 矩形 (C) 菱形或矩形 (D) 正方形5已知cos,则sin()(A) (B) (C) (D)6已知等差数列中,则前项的和等于7已知a,b,c,dR,若ab,c。</p><p>3、高中会考模拟数 学 试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直线2x+3y-4=0的斜率为( )(A) (B- (C) (D)2. 已知全集I1,2,则I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A)1 (B)2 (C)3 (D)43. 若sina0,且cosa0,则角a 的终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4. 已知sina,则tga( )(A) (B) (C) (D) 5. 复数1+的三角形式为( )(A) 2() (B) 2(cos+isin)(C) 2(cos+isin) (D) 2(sin+icos)6. 在下列四个数0.82,20.8,1,log20.8中,最大的数是( )(A) 0.82 (B) 20.8 (C) 1 (D) 7. 已知a,则log9N( )(A)a2。</p><p>4、2007会考数学综合练习(2)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已知集合,则等于AB CD2( )已知,则的终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 )算式的值是ABC D4( )函数的反函数是ABC D5( )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点O为其中点,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B CD6( )函数的定义域是ABCD7( )直线的斜率的值为ABCD28( )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C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9( )某地区对用户用电推出两种收费。</p><p>5、数学学业水平复习知识点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1、 集合 (1)、定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叫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表示一个集合要用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记作,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4)、元素a和集合A之间的关系:aA,或aA;(5)、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整数集:Z ;整数:Z;有理数集:Q;实数集:R。2、子集 (1)、定义:A中的任何元素都属。</p><p>6、不等式会考复习,知识提要,不等式性质,3、乘法法则:,1、同向不等式可相加,不可相减:,2、正项同向不等式可相乘,不可相除:,4、开方法则:,5、倒数不等式:,6、函数,不等式性质,知识提要,知识提要,不等式性质,重要不等式:,知识提要,不等式性质,重要不等式:,知识提要,不等式性质,重要不等式:,知识提要,不等式证明,比较法(作差法、作商法),分析法、综合法(综合法由因导果,分析法持果索因;一般利用分析法分析思路,再用综合法写出证明过程),反证法,换元法(三角换元),函数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放缩法,知识提要,不等式解法,1、含绝对值不。</p><p>7、三角函数会考复习,1、终边相同的角:若为任意角,则与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在内,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把长度等于_____________叫做1弧度的角。若l是以角作为圆心角时所对弧的长,r是圆的半径,则l,r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利用弧度制可以推得扇形面积公式S=__________,知识要点,知识要点,3、同角三角函数的几个基本关系式: 平方关系、倒数关系、商数关系,4、诱导公式的记忆与理解: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知识要点,5、和,差,倍,半公式及公式的变式:,知识要点,5、和,差,倍,半公式及公式的变式:,知识要点,和差。</p><p>8、2013年高中数学复习必背知识点吴 默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个,真子集有个。2.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则是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若,则是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若,且,则是充要条件.第二章 函数 1、求的反函数:解出,互换,写出的定义域;1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底数范围图象性质定义域: 定义域: 定义域: 定义域: 值 域: 值 域: 值 域: 值 域: 过点 ,即 .过点 ,即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p><p>9、11,8,5,2,-1,,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 ,15动漫1,等差数列复习(1),例1:已知等差数列11,8,5,2,-1, (1)求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变式一,已知等差数列11,8,5,2,-1, 它的第多少项为-286?,(2)求它的第10项.,变式二,变式三,例1:已知等差数列11,8,5,2,-1, (1)求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它的第10项. 变式一:已知等差数列11,8,5,2,-1,它的 第多少项为-286?,提炼: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p><p>10、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学科标准数学普通高中会考是检测普通高中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省级水平考试,它对于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宽厚基础;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标准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按照会考的性质与特点,结合我省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制定而成。一、会考要求11 基本要求111知识与能力要求知识是指人教A版必修1至5、选修系列IA(其中侧理学生为必。</p><p>11、高中数学会考练习题 练习一 集合与函数 一 1 已知S 1 2 3 4 5 A 1 2 B 2 3 6 则 2 已知 则 3 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是 含有2个元素子集个数是 4 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表示正确的有 1 2 3 4 5 已知 6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有 1 2 3 4 7 若 则满足A集合的个数为 8 下列函数可以表示同一函数的有 1 2 3 4 9 函数的定义域为 10 函数的定义域为 11。</p><p>12、河北省高中数学会考试题 一 选择题 共12题 每题3分 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总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1 已知集合A 1 2 3 B 2 3 4 则AUB A 2 3 B 1 4 C 1 2 3 4 D 1 3 4 2 sin150 0 A B C D 3 函数y sinx是 A 偶函数 最大值为1 B 奇函数 最大值为1 C 偶函数 最小值为1 D。</p><p>13、2005高中证书会考数学辅导(六),45.不等式的性质,(02) 若b 0 a(a, bR),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 b2a b,46.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97) 已知0a1,0b1,则 Aab(a2+b2)/2(a+b)/2 B。ab(a+b)/2(a2+b2)/2 C.(a+b)/2(a2+b2)/2ab D.(a2+b2)/2ab(a+b)/2,45.不等式的证明,45.不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