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
) 2)直接接触(接触力) 3)弹性形变(相互挤压) 4)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两接触面间)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物体所受的拉力F与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F′(弹簧秤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力。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思考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Tag内容描述:<p>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 质质 点点 1、定义: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 问题影响不大或可以忽略不计时, 就可以把物体简化成一个有质量的 点质点。它是理想化模型。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 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可视为质 点。 2、条件: 3、注意:同一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 它有时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则不能看 成质点。 例例 题题 1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 B质量很小的物体就可看作质点质量很小的。</p><p>2、摩擦力,1、摩擦力知识回顾,摩擦力的产生: 1)表面粗糙( ) 2)直接接触(接触力) 3)弹性形变(相互挤压) 4)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两接触面间) 摩擦力的分类: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弹力(FN),2、静摩擦力,大小:0ffmax(敌变我变,变化有限) f:变量; fmax :与正压力有关 方向: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与接触面相切 作用点:接触面,3、滑动摩擦力,大小: f= FN(与其它因素无关)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与接触面相切 作用点:接触面,1、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3、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p><p>3、6.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公式:v=v0+at,x=v0t+ at2,v2- v20=2ax, (v0+v),x=aT2. 2. 牛顿第二定律:F=ma.,1.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 和 的关系,从而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 情况与 情况联系起来. 2.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已知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 ,再确定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 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2) 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 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或相关。</p><p>4、练习,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时应使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弹簧秤的示数是哪个力的?,物体拉弹簧的力的示数,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知道: 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思考,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向上加速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Gma,F ma G G,物体所受的拉力F与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F(弹簧秤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力。,超重和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超重,例题,一个质量为70Kg的人乘电梯下楼。快到此人要去的楼层时,电梯以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p><p>5、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三节 摩擦力,林西一中 张宇,知识回顾,一、什么是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静摩擦 滑动摩擦,分类,二、静摩擦力,小孩推箱,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一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平衡,阻碍相对运动发生的力。,1、定义: 两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而又没有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称 静摩擦力。,二力平衡,两物体间有弹力(挤压) 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p><p>6、开篇 激动人心的智力探险活动 欢迎大家进入高中物理课程,物理学理性的追求,古代西方把所有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辨,笼统地包含在“自然哲学”里,那时物理学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直到17世纪,物理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标志性人物是伽利略、牛顿。,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17世纪初,伽利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的方法作为探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物理学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高中物理课程设置,。</p><p>7、物理 人教版必修1,物 理,课时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课前导航 我国是文明古国,对运动早就有研究早在汉代成书的尚书纬考灵曜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窗户)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 毛泽东同志的诗中也有一名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请你思考: 1选什么物体为参考系,才能说“地恒动不止”? 2“日行八万里”的地球可否视为质点? 3有一个成语叫做“刻舟求剑”,如果说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照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基础梳理,知识精析 一、理想化模型 1理想化模型是。</p><p>8、3.3 摩擦力,比较以上情况,思考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一、静摩擦力,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的接触面间存在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粗糙,2、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3、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 0F静Fmax,随着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增大而增大,是变化的!,二、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1、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面间有弹力,接触面粗糙,两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N,比例常数,没有单位,叫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跟两接触物体的材料及接触面的情况(如。</p><p>9、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情景:推动弹头加速运动。若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子弹的加速度是a=5105m/s2,枪筒长x=0.64m,求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解:以子弹射出枪口时速度v方向为正方向,又根据公式: 可求得速度v,vv0+at,由 可得时间t,思考:此问题中,能不能将式中的时间t消去从而直接得到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由位移公式:,又由速度公式:,vv0+at,消去t 得:,不涉及到时间t,用这个公式方便,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4、位移与速度关系:,2、位移公式:,1、速度公式:,vv0。</p><p>10、高一物理必修一 物理知识点 总复习,知识框架,一、运动部分 (第一章、第二章) 二、力与物体平衡部分 (第三章) 三、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运动学,基本概念,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重点补充,运动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规律,质点、参考系,的证明,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 比例式,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明确以下几点: 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p><p>11、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亚里士多德,伽利略,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一样快!,(1564年-1642年),重的物体下落得快!,归谬法,理想斜面实验,牛顿管,牛顿(1684年-1727年),阿波罗15号,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p><p>12、4 受力分析时需注意的问题 1 只分析所受的力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 一定要注意 我们分析的是物体 受到 的力 而不是物体对外施加的力 2 只分析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 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 不能在受力。</p><p>1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物理学家海森堡说 为了理解现象 首要条件是引入适当的概念 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观察到了什么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 物体和质点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为什么要引入质点的概念 质点是。</p><p>14、4 2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m m F1 F2 m1 m2 F F F1 F2 m1 m2 定性讨论1 定性讨论2 结论 当物体质量一定时 物体的加速度应该随着力的增大而增大 返回 讨论 物体质量一定 力不同 加速度有什么不同 结论 当力。</p><p>15、3 3摩擦力 1 摩擦力 当一物体在另一物体的表面发生相对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在生活中 摩擦力无处不在 它有时是有益的 有时是有害的 2 减小摩擦力的途径 使接触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