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目标定位 1.知道重核的裂变反应和链式反应发生的条件. 2.掌握核聚变的定义及发生条件. 3.会判断和书写核裂变、核聚变方程。α射线一定是从原子核中射出的。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课时7 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
高中物理第十九章Tag内容描述:<p>1、第十九章 原子核 目标定位 1.知道重核的裂变反应和链式反应发生的条件. 2.掌握核聚变的定义及发生条件. 3.会判断和书写核裂变、核聚变方程,能计算核反应释放的能量 学案6 核裂变 学案7 核聚变 学案8 粒子和宇宙 知识探究自我检测 阅读课本“核裂变”,说明: (1)铀核裂变是如何发生的? 答案 铀核的裂变 核子受激发 当中子进入铀235后,便形成了处于激发状态的复核,复核中由 于核子的激烈运动,使核变成不规则的形状 一、核裂变和链式反应知识探究 问题设计 核子分裂 核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核力迅速减弱,使得原子核由于质子 间的斥力。</p><p>2、听说过“点石成金”的传说吗?,第二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第十九章原子核,一、衰变,原子核放出粒子或粒子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衰变:放出粒子的衰变,如,衰变:放出粒子的衰变,如,1.定义:,2.种类:,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衰变:,衰变:,说明:1.中间用单箭头,不用等号;2.是质量数守恒,不是质量守恒;3.方程及生成物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杜。</p><p>3、19.7-19.8 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课时检测区能力达标1.发生轻核聚变的方法是()A.用中子轰击B.保持室温环境,增大压强C.把物质加热到几百万开尔文以上的高温D.用光子照射【解析】选C。轻核聚变需要几百万开尔文以上的高温,使核子间的距离达到10-15m,核力发生作用,发生聚变反应,C项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变是裂变的逆反应B.核聚变反应须将反应物加热到数百万开尔文以上的高温,显然是吸收能量C.轻核聚变比裂变更为安全、清洁D.强子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中子是最早发现的强子【解析】选C。聚变和裂变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完全不同,两者无直。</p><p>4、课时5核力与结合能一、选择题1(多选)以下关于核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力存在于任何核子之间B核力只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C核力与万有引力性质相同D核力是一种短程的强作用力答案BD解析核力是短程力,只发生在相邻的核子之间,故A错误,B正确;由于原子核结合得很牢固,所以核力是一种短程强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核力与万有引力的性质不同,核力是短程力,表现为引力和斥力,万有引力是长程力,只有引力,其大小相差巨大,故C错误。2某核反应方程为HHHeX。已知H的质量为2.0136 u,H的质量为3.0155 u,He的质量为4.0015 u,X的质量为1.0087 。</p><p>5、课时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一、选择题1(多选)对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粒子带正电,射线一定是从原子核中射出的B粒子带负电,粒子有可能是核外电子C射线是光子,射线有可能是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产生的D射线、射线、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答案AD解析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氦核发射出来的;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释放出电子;射线是伴随衰变和衰变产生的,是衰变产生的新原子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产生的。这三种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p><p>6、课时3探测射线的方法课时 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一、选择题1在威耳逊云室中,关于放射源产生的射线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射线的能量大,容易显示其径迹B由于粒子的速度大,其径迹粗而且长C由于粒子的速度小,不易显示其径迹D由于粒子的电离作用强,其径迹直而粗答案D解析在云室中显示粒子径迹是由于引起气体电离,电离作用强的粒子容易显示其径迹,因质量较大,飞行时不易改变方向,所以径迹直而粗,故只有D正确。2关于气泡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泡室里装的是液体B气泡室的工作原理是刚开始压强很大,以后压强突然降低,液体。</p><p>7、第五节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核心要点突破,课堂互动讲练,知能优化训练,第五节,课前自主学案,目标概览,目标概览,学习目标:1.掌握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原理 2学会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重点难点:1.折射光线的确定 2正确操作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课前自主学案,一、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如图1951所示,当光线AO以一定入射角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从而确定了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OO,量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根据nsini/sinr算出玻璃的折射率,图1951,三、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p><p>8、191原子核的组成班级 姓名 【自主学习】一、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发现,铀和含铀矿物都能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_______,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__________.(2)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命名为______、_______。2什么是天然放射现象?原子序数_______的元素,都能自发地发出射线,原子序数____的元素,有的也能放出射线。二、三 种 射 线(1)三种射线中哪一种穿透能力最强?哪一种电离能力最强?(2)射线实际上就。</p><p>9、课时1原子核的组成一、选择题1(多选)下列关于、射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射线都是电磁波B射线由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组成C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D射线射入磁场时会发生偏转答案BC解析射线是由氦原子核构成,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故选B、C。2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C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答案D解析射线是在衰变中产生的,本质是氦核,A错误;射线是在原子核衰变中产生的,本质是高速电子流。</p><p>10、课时7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一、选择题12015年7月3日,从日本名古屋飞往檀香山的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降落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的机场。太阳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仍保持1千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其主要原因是太阳内部进行着剧烈的()A衰变反应B人工核反应C裂变反应D热核反应答案D解析太阳的内部时刻都在进行着氢核的聚变,即热核反应,故D正确。2发生轻核聚变的方法是()A用中子轰击B保持室温环境,增大压强C把物质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D用光子照射答案C解析轻核聚变反应时核子之间距离达到1015m,要使它们接近到这种程。</p><p>11、课时3探测射线的方法课时 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一、选择题1在威耳逊云室中,关于放射源产生的射线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射线的能量大,容易显示其径迹B由于粒子的速度大,其径迹粗而且长C由于粒子的速度小,不易显示其径迹D由于粒子的电离作用强,其径迹直而粗答案D解析在云室中显示粒子径迹是由于引起气体电离,电离作用强的粒子容易显示其径迹,因质量较大,飞行时不易改变方向,所以径迹直而粗,故只有D正确。2关于气泡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泡室里装的是液体B气泡室的工作原理是刚开始压强很大,以后压强突然降低,液体。</p><p>12、课时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一、选择题1(多选)对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粒子带正电,射线一定是从原子核中射出的B粒子带负电,粒子有可能是核外电子C射线是光子,射线有可能是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产生的D射线、射线、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答案AD解析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氦核发射出来的;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释放出电子;射线是伴随衰变和衰变产生的,是衰变产生的新原子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产生的。这三种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p><p>13、课时6核裂变一、选择题1铀核裂变时,对于产生链式反应的重要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铀块的质量是重要因素,与体积无关B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发生,最好直接利用裂变时产生的中子C若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链式反应就能够发生D能否发生链式反应与铀块的质量无关答案C解析要使铀核裂变产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临界体积或铀块的质量大于临界质量,只要组成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或质量小于临界质量就不会产生链式反应,裂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为快中子,这些快中子不能直接引发新的裂变,如果铀块的质量大,。</p><p>14、第7节 核聚变 第8节 粒子和宇宙 1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叫________,轻核聚变反应必须在______下进行, 因此又叫热核反应核聚变反应举例:HH________n17.6 MeV. 聚变的特点:在消耗相同质量。</p><p>15、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1节 原子核的组成 1天然放射现象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都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 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版感光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________,具有。</p><p>16、第十九章过关检测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 每小题6分 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 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6 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