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复习提纲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1.二力平衡公理与二力构件。二力构件—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构件一般称为二力构件。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不改变原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求各段杆的轴力。静力学也叫刚体静力学。不讨论力的内效应。FⅡ是力F在Ⅰ。sinβ /F =240 &#215。画受力图、平。
工程力学复习提纲Tag内容描述:<p>1、第一章 构件静力学基础一、力的概念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2.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二、静力学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与二力构件二力构件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构件一般称为二力构件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与力的可传性原理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不改变原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适用对象刚体 3.平行四边形公理和三力构件三力平衡汇交原理 构件在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共面且汇交于一点。 4.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三、三类常见的约束和约束模型 1.柔体约束 约束。</p><p>2、两端铰支的圆截面压杆,长 2 m,直径100 mm,其柔度为 。 A 60; B 66.7; C 80; D 86.7。,等直杆AD,左端固定,F1=100KN,F2=80KN,F3=60KN。求各段杆的轴力,做出轴力图。,解 FNAB=80kN FNBC=-20kN FNCD=60kN,欲使用制动器杠杆AB, 通过摩擦作用使得圆轮静止,圆轮与杠杆的摩擦因素为f。作出杆件AB和圆轮的受力图。,试画出图中圆轴的扭矩图,求下图所示梁支座A、B、D的约束力,(1)CD杆件分析,MC=0 FD=15kN,(2) 整体分析,FAx=0 MA=0 FB=67.5kN Fy=0 FAy=17.5kN,(2)剪切计算 nd2/4FS/ n4.87 n=5 挤压计算 ntdFbs/bs n2.14 n=3 铆钉数目5。</p><p>3、一、静力学1.静力学基本概念(1)刚体刚体:形状大小都要考虑的,在任何受力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在静力学中,所研究的物体都是指刚体。所以,静力学也叫刚体静力学。(2)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外效应)和形状发生改变(内效应)。在理论力学中仅讨论力的外效应,不讨论力的内效应。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因此力是定位矢量,它符合矢量运算法则。力系: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一群力。等效力系:两个力系作用于同一物体,若作用效应相同,则。</p><p>4、1,解:如图,F,F是力F在,轴上的分力。,1-13 将力F分解成两个分别沿直线及方向的分力。已知F=300N, =60 ,沿直线方向的分力F1=240N 。试求角。, sin=F sin F =240 sin60 300 =0.6928, =43 51 =180(+)=769,平面汇交力系,F,由正弦定理,2,解:建立y轴如图,,2.15 如图所示平面机构,自重不计。已知:杆AB=BC=L, 铰接于B,AC间连一弹簧,弹簧原长为L0,弹簧常数为k,作 用力为F。试求机构平衡时A 、C间的距离。,对于BC杆,TC是弹簧 对BC杆的约束力,FC是支座对BC杆的约束力,平面汇交力系,F,A,C,B,L,k,L,FA,F,设A 、 C 间的距离 为y,弹簧的伸长。</p><p>5、1.考试时间:2011.1.10(20周周一)下午15:0017:002.考试题型:简算题5道+计算题6道,总分100分。3.考试范围(涉及章节)如下:,工程力学复习纲要,汽车工程系钟玉华,1.主要内容:物体的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平。</p><p>6、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材料力学的任务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内力与截面法 应力与应变 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 教学要求 1 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 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 变形固体的基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