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第四章答案
使学生熟练掌握气体的各种基本热力过程及多变过程的状态参数及过程参数的热力计算。结合热力学第.4-4两台卡诺热机串联工作。A热机工作在700℃和t之间。
工程热力学第四章答案Tag内容描述:<p>1、1,4-1分析热力过程的目的及一般方法4-2绝热过程4-3多变过程的综合分析4-4压气机的理论压缩轴功4-5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影响4-6多级压缩及中间冷却,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2,一.分析热力过程的目的、思路和依据:1)研究目的:能量转换情况、影响因素2)研究思路:3)研究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4-1分析热力过程的目的及一般方法,二.理想气体热力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p><p>2、,4-4两台卡诺热机串联工作。A热机工作在700和t之间;B热机吸收A热机的排热,工作在t和20之间。试计算在下述情况下的t值:(1)两热机输出的功相同;(2)两热机的热效率相同。,.,4-5以T1、T2为变量,导出图4-21a、b所示二循环的热效率的比值,并求T1无限趋大时此值的极限。若热源温度T1=1000K,冷源温度T2=300K,则循环热效率各为若干?热源每供应100kJ热量,图b所。</p><p>3、第四章 在可逆和可变过程中,4-1 1kg的空气吸收40kJ的热量。它的体积增加到40 kJ,它的压力降低到40 kJ,它的比热被设定为一个固定值。计算了该过程中内能、膨胀功、轴向功、焓和熵的变化。 解决方案:热力系统是1千克空气 过程特征:可变过程=0.9 因为. 内能的变化是 =717.5 =1004.5 =3587.5 =8103J 膨胀功:=32 103 j 轴功:28.8103焦耳 焓变。</p><p>4、第4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要求:1、掌握不同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2、掌握气体压缩过程的有关计算。 内容: 4.1 闭系非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4.2 开系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4.3 稳流过程的能量平衡 4.4 气体压缩过程,isolated system,closed system,open system,4.1 闭系非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1) Q和W代表的意义。</p><p>5、,1,4-1分析热力过程的目的及一般方法4-2绝热过程4-3多变过程的综合分析4-4压气机的理论压缩轴功4-5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影响4-6多级压缩及中间冷却,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2,一.分析热力过程的目的、思路和依据:1)研究目的:能量转换情况、影响因素2)研究思路:3)研究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4-1分析热力过程的目的及一般方法,二.理想气体热力过程中相关。</p><p>6、第四章铁液中溶质的活性度系数、4.1Darken二次式和规则溶液模型4.1.1铁系二元系的特征Darken总结了铁系二元系和部分三元系溶质的活性度系数随其浓度变化的规律。关于十二项系,如图所示,Darken将溶液按照组元2的浓度大小分为三个区。以区元2为溶质时,或者以区元2为溶剂时,有以下关系:或者,区溶液没有明显的规则。区、区共同的法则可以在以下例题中说明。例如:二元系区,Fe为溶剂区,Si为溶。</p><p>7、4 4 氧气 O2由 t1 40 p1 0 1MPa 被压缩到 p2 0 4MPa 试计算压缩 1kg 氧气消耗的技术 功 1 按定温压缩计算 2 按绝热压缩计算 设比热容为定值 3 表示在同一 p v 和 T s 图上 并比较两种情况技术功的大小 4 5 1 5kg 理想气体 cp 2 232kJ kg K cv 1 713kJ kg K p1 586kPa t1 26 7 经可逆 定温过程到状。</p><p>8、. 第四章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方法解决。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1) 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2) 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3) 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p><p>9、第四章 4 1 1kg空气在可逆多变过程中吸热40kJ 其容积增大为 压力降低为 设比热为定值 求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膨胀功 轴功以及焓和熵的变化 解 热力系是1kg空气 过程特征 多变过程 0 9 因为 内能变化为 717 5 1004 5 358。</p><p>10、第四章思考问题 4-1容器被百叶窗分割成a、b两部分。 a中的气体参数为PA、TA、b为真空。 在这里拔出隔板,气体绝热地自由膨胀,最终压力为P2。 为什么最终的温度T2可以用下式计算? a :气体绝热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绝热过程,因此最终温度T2不能用上式计算。 4-2现在,任何两个过程a-b、b-c、b和c都在同一熵线上。 q:uab、uac哪个大?如果b、c两点处于同一恒温线上,结果会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