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2.1 电磁辐射的描述 1. 光的波动性 2. 光的粒子性 &#167。光谱分析方法的建立是以电磁辐射能与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此相互作用只是局限于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光学分析法——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建立的一类分析方法 主要应用在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研究。
光学分析方法导论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光谱分析方法导论,2.1 电磁辐射的描述 1. 光的波动性 2. 光的粒子性 2.2 电磁波谱 2.3 光谱仪器及其组成 光源 分光系统(棱镜和光栅、狭缝、光谱仪结构) 吸收池 光谱分析检测器 信号处理器或读出器,光谱分析方法的建立是以电磁辐射能与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 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1)波的叠加(Superposition),3) 光的干涉(Coherent interference) 4) 光的传输(Transmission) 5) 光的反射(Reflection) 6) 光的折射(Refra。</p><p>2、光学分析方法: 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历史上,此相互作用只是局限于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现在,光谱方法已扩展到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声波、粒子束(离子和电子)等与物质的作用。,3) 光的干涉(Coherent interference) 4) 光的传输(Transmission) 5) 光的反射(Reflection) 6) 光的折射(Refraction) 7)光的偏振(Polarization) 8)光的散射(Scattering) 丁达尔散射(Tynda。</p><p>3、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1.光学分析及其特点2.电磁辐射的性质3.电磁波谱,第一节电磁辐射,1.光学分析及其特点,光学分析法:基于电磁辐射能量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辐射信号与物质组成及结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电磁辐射范围:射线至无线电波所有范围;相互作用方式: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干涉、衍射等;应用: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表征、表面分析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区代的地位;,光学。</p><p>4、第二章 光学分析方法导论,本章内容,什么是电磁波? 电磁波(电磁辐射)是一种以极高速度传播的光量子流。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2.1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每个光子具有一定的波长,可以用波的参数来描述: 波长()、频率( )、 周期(T) 、及振幅(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2.9979 108 ms-1 波长与频率呈反比,波动性,电磁辐射与物质之间能量的转移用粒子性来解释。</p><p>5、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电磁辐射 原子光谱 分子光谱,光学分析法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建立的一类分析方法 主要应用在物质组成和结构的研究,基团的识别,几何构型的确定,表面分析;定量分析等方面, 21 电磁辐射,一、电磁辐射的性质 波动性用频率、波长、波数表示 频率每秒钟内电磁场振荡的次数:Hz 波长电磁波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cm.m.nm 波数1 cm内波的振动次数cm-1 =1/ 波速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真空中等于光速 c= =31010cms-1, 微粒性 光是由光量子或光子流所组成,光子能量与光波频率之间的关系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