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寡人之于国也背景资料[编号:26842269]
寡人之于国也背景资料
"梁惠王废逢忌之薮以赐民"③。《尽心下》3、得道者多助。...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字子舆。古代著名的思想家...15寡人之于国也莲山课件m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教学难点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背景资料Tag内容描述:<p>1、在迁都后的当年,梁惠王废逢忌之薮以赐民。废字又作发,薮即川泽地。逢忌又称作蓬忌、逢池、逢泽,地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泽薮在以往由国家控制,作为国库的一项收入,百姓不得染指。魏惠王废弃国家控制的逢忌泽,让百姓利用,以施惠于民。接着又兴修水利。水经济水注引竹书纪年说,魏惠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河指黄河,甫田是一泽名,在今河南中牟县西。是魏国把黄河水引到甫田泽,再开挖一条灌溉渠(大沟),引甫田中水灌溉农田。这样,使魏国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由于魏惠王采取以上政策,魏国的威望逐渐提高。惠王。</p><p>2、第 1 页 共 7 页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一 作者介绍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战国邹人 当时著名的思 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据 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 记载 他是子思的再传弟子 曾游说齐 宋 滕 魏 等国 当时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 以攻伐为贤 孟子却说 唐 虞 三代之德 被诸侯认为迂阔 远离实际 不被采纳 因此 孟子 退而与万章之徒 序 诗 书 述仲尼之意 作 孟子 七篇 孟子。</p><p>3、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幻灯片 5 1 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 2 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 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4 分析比喻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落实相关文言实词 虚词和特殊句式 2 孟子 仁政 的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它的局限性 3 学习孟子设喻说理游说的艺术 教学难点 孟子 仁政 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教具及媒体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p><p>4、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检测题检测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弃甲曳 y 兵 饿莩 f 养生丧 s ng 死 B 鸡豚 t n 不入洿 w 池 畜 ch 养 C 数罟 sh g 狗彘 zh 不可胜 sh ng 食 D 孝悌 t 衣帛 b 庠 xi ng 序之教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谷物收成不好 B 邻国之民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