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类
古代漢語的詞類活用。虛字。不外實字虛字兩端。不外虛實兩字。虛字其神情也。词类的活用 一、古汉语词的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 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叫做词类活用。三、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古汉语词类——代詞。古代漢語的代詞主要有以下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及無定代詞四類。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Tag内容描述:<p>1、词类的活用 一、古汉语词的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 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 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 容词、代词、数词,虚词 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 、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 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 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 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 功能,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 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 ,叫做词类活用。 三、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不同。 活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 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活用是临时 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性不。</p><p>2、古汉语词类代詞代詞是代替名詞以及其他實詞或詞組的詞。主要作用在於行文時避免重復,以求文章簡潔。古代漢語的代詞主要有以下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及無定代詞四類。(一)人稱代詞根據人稱代詞所表示的物件,可以將其分爲三種人稱:1、第一人稱代詞主要代稱說話者本人。常用的有“我、吾、予、余”等,均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例: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莊子逍遙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知我者,謂我心憂。(詩經王風黍離)自始合,。</p><p>3、文言文阅读之一,词类活用,【考点剖析】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这里的“用法”指的就是“词类活用”, 依据现行高中课本第三册第94页的单元知识。53299页300页。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作状语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等五大类十种情况。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叫“为动用法”。,就词类活用,渐趋热点。词类活用在2005年纳入考试范围后,一般放在文言文阅读第一题实词意义的理解上;一是放在文言文翻译中综合考查。2006年、2007年高考。</p><p>4、詞類的活用,主要內容,一、古代漢語的詞類劃分 二、古代漢語的詞類活用 三、古代漢語的使動用法 四、古代漢語的意動用法 五、名詞用如動詞 六、名詞用作狀語 七、詞類活用的條件,一、古代漢語的詞類劃分,(一)詞類,詞類:是根據詞的語法功能和語法意義而劃分出來的類別。 劃分詞類的目的就是為了講語言的組織規則,即講詞的語法意義和詞的語法功能,講語言的句法結構。,文言文詞類的劃分情況: 先秦漢語的詞類可以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