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古代汉语中的

古汉语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代汉语中常见 几种语法现象举 隅 一、判断句 • 概念。庆阳方言中的古汉语现象例释。在庆阳方言中至今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现象。一、庆阳方言中广泛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作为实词的数词在古汉语中有时也可以活用。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中的Tag内容描述:<p>1、古汉语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由谁最先开始使用的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 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 (念,相当于 现在的逗号) 。宋朝使用“。 ”, “, ”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 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1919 年国语统一筹图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 规定了 12 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 法规律。</p><p>2、古代汉语中常见 几种语法现象举 隅 一、判断句 概念: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 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 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 “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p><p>3、庆阳方言中的古汉语现象例释庆阳历史悠久,是周先祖教民稼穑的地方,在庆阳方言中至今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现象,如果在教学中加以挖掘,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引起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一、庆阳方言中广泛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1、名词作状语如:他狗蹲在墙角,显得很丧气。她哭得牛吼天地。他叫人给巫治了。这里中的“狗蹲”,就是像狗一样蹲着。中的“牛吼”即像牛一样吼着。中的“巫治”即用巫术整治的意思。这些都是名词作状语。还有,“鬼哭狼嚎”、“驴声马叫”等语言中的“鬼”、“狼”、“。</p><p>4、浅谈古汉语中的数词活用教研教改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即本来是甲类词,临时活用为乙类词。这些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其实,作为实词的数词在古汉语中有时也可以活用,只不过发生活用的现象比较少见。请看下例: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数词后面一般是不好直接跟宾语,但该句中的“二三”带了宾语,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使二三”,即“改变”的意思。其实,在古汉语中,数词不仅仅可以活用作使动词,。</p><p>5、一、代词,与“此”相同,有两种用法:1、只是比较近的人或事物,作定语,可译为“这”“这个”等。例如: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这个人哪竟然有了这种病!必不得以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如果)迫不得已,非去掉什么不可,(那么)在这三项中首先去掉哪一项?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过去我(要是)不干这个差事,那么老早就已经累垮了。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没有这种人,我跟谁归到一起呢?2、代替比较近的人、事物或处所等,作主语、宾语,可译为“这”、“这里”等。例。</p><p>6、难点35 正确理解并解答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试题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是指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不同的特殊的语法现象。最常见的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以及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固定结构。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为新的句式所取代,因此考生要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式细致区分。解答这类题,快速、准确地识别特殊句式是前提,须要注意两个问题:1学会审题。(1)审题时要具备语言标志意识。特殊句式一般都有语言标志,如判断句多以“者也”或“乃”“即”“皆”“则”等做。</p><p>7、古代汉语中常见几种语法现象举隅,一、判断句,概念: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p><p>8、例谈古汉语中“名作动”的一般用法浙江省兰溪市永昌初中 翁海丰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充当句子的定语或宾语,不受副词的修饰,不带宾语,也不作谓语(除判断句外)。但是,在古汉语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它可以受副词的修饰,带宾语,甚至充当谓语。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这里,名词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它已经变成动词了,这在古汉语中称为“词类活用”。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名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呢?笔者就文言文课文中的实例加以分析、归纳,对古汉语中“名作动”的一般特点作一介绍。一、“之”、“我”。</p><p>9、常识(二)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中),二、异体字、同形字、假借字、本原字、区别字、繁简字,2019/4/25,2,(一)异体字,异体字是人们为语言中同一个词所造的几个形体不同的字,这些字意义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换。,擣捣;砲炮;彬斌;鵞鹅,2019/4/25,3,义符不同:,詠,咏,覩,睹,脣,唇,雞,鷄,声符不同:,义符声符都不同:,义符声符的位置不同:,線,线,旹,時,螾,蚓,剩,賸,愬,诉,村,邨,羣,群,咊,和,义符声符的位置不同又改变写法的:,秌,秋,襍,雜,慙,惭,裏,裡,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别:,嶽,岳,淚,泪,埜,野,1955年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收异体字8。</p><p>10、浅析古代汉语中的 为 字 摘要 为 字是汉语中常见的一个重要词汇 在古汉语 为 字的用法非常灵活 它既作为动词存在 也为重要的介词存在 还作为常见的句末语气词 同时在一定的语境下 还可以作为名词存在 关键词 为 用法 一 为 字作动词 为 繁体写作為 爲 其本义是人手牵象劳役之形 所以 为 字在作动词时翻译比较灵活 一 可解释为 叫做 做 作为 变成 成为 充当 获得 对待 称为 等义 1 化而。</p>
【古代汉语中的】相关PPT文档
中学古代汉语中常见几种语法现象举隅.ppt
古代汉语中常见几种语法现象举隅.ppt
古汉语常识(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中.ppt
【古代汉语中的】相关DOC文档
古汉语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庆阳方言中的古汉语现象例释.doc
浅谈古汉语中的数词活用教研教改.doc
古代汉语中“斯”的用法.doc
古汉语中名作动的一般用法.doc
浅析古代汉语中的“为”字.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