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第57练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子欲善而民善也。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第32讲 汉代儒学。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强调儒学的发展历程。会结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考查儒家思想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地位与影响。第7讲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Tag内容描述:<p>1、第57练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1)据材料一、二。</p><p>2、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总体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演变,形成原因、含义、表现与意义,诸子:,百家:,春秋战国形成,汉代成为正统,宋明发展为理学,明清新发展,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李贽的反正统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人物。</p><p>3、第32讲 汉代儒学,-2-,命题特点,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强调儒学的发展历程,体现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2.从社会热点看,董仲舒在儒学理论上的创新,对当代中国政治意识形态、改善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积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3.从预测角度看,会结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考查儒家思想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3-,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一 汉代儒家思想的文化传承 1.(2016课标全国,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p><p>4、3.9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析史论阐释一、时代特征对艺术风格的影响艺术风格时代特征先秦兼容并包、宽容开放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秦汉恢宏大度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迅速发展隋唐兼容并蓄、全面繁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宋元平民化、世俗化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p><p>5、3.9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析史论阐释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地位与影响1.特点:(1)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2)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3)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4)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2.地位:中国古代。</p><p>6、第7讲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内容索引,览知识体系清脉络,课时作业提升练,知识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必备知识】一、百家争鸣1.背景:(1)经济:生产力进步,经济迅速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2)政治: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争霸,国家分裂。(3)阶级:阶级结构变化;“___”的壮大和活跃。(4)文化:_____的兴盛,学术下移。,士,私学,2.早期儒学:(1)孔子的思想。政治思想:提出“_。</p><p>7、第9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内容索引,览知识体系清脉络,课时作业提升练,知识点一四大发明【通必备知识】一、造纸术1.发明:_____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独创“_______”。2.外传:8世纪传到中亚,之后传到_____。3.贡献: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西汉,蔡侯纸,欧洲,二、指南针1.发明:战国时已有_____;_____时指南针用于航。</p><p>8、第8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内容索引,览知识体系清脉络,课时作业提升练,知识点一宋明理学【通必备知识】一、背景1.道教、佛教等思想的传播,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2.唐宋韩愈等人掀起了_____________。二、创立1.周敦颐、邵雍: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_________融合起来,以寻找统一的本原。2.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3.“二程”:确定理学的最。</p><p>9、3.7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析史论阐释一、百家争鸣的争论焦点1.人性善恶: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及法家认为“人性恶”。2.如何处理人际关系:(1)关于普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孔子提出“爱人”的主张;墨子提出“兼爱”的观点。(2)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从“人性善”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君轻民贵”的观点;荀子从“人性恶”的理论出发,提出“君。</p><p>10、3.8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析史论阐释一、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方法。</p><p>11、3.8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析史论阐释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特点表现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反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p>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相关PPT文档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相关DOC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