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和肌肉系统
2、掌握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膜增生、骨质增生硬化及骨质坏死的概念、基本X线表现、常见原因。1、 骨与关节系统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A A. X线平片 B. CT 检查 C. MRI 检查 D. 超声成像检查 2、关于X线平片摄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骨骼与软组织的创伤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骨骼和肌肉系统Tag内容描述:<p>1、医 学 影 像 学,medical imaging,第二篇 骨骼和肌肉系统,第七章 骨与 软 组 织(1) 第一节 检 查 技 术 第二节 影像观察与分析,目的和要求,1、掌握骨骼结构与发育;小儿骨骼的主要特点及骨龄的概念。 2、掌握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膜增生、骨质增生硬化及骨质坏死的概念、基本X线表现、常见原因。 3、掌握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的区别。,第一节 检 查 技 术,一、X线检查 摄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常规摄正侧位。包括周围的软组织及邻近的关节。 必要时在同一条件下摄双侧X片。 二、CT检查 包括平扫、增强和造影检查,第二节 影像观察与分析,一。</p><p>2、骨骼和肌肉题库 自测题库: 1、 骨与关节系统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A A. X线平片 B. CT 检查 C. MRI 检查 D. 超声成像检查 2、关于X线平片摄片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正确的是:B A. 任何部位,都要用正、侧两个摄影位置,还要用斜位、切线位和轴位等。 B. 任何部位,都要用正、侧两个摄影位置。 C. 四肢长骨摄片都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但可不包括周围的软组织。 D. 两侧对称的骨关节,均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摄照对侧,以便对照。 3、小儿长骨的主要特点是:D A. 骨干(diaphysis) B. 干骺端(metaphysis) C. 骺板(epiphyseal plat。</p><p>3、四、疾病诊断,一、骨骼与软组织的创伤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1)明确有无骨折或肌腱韧带的断裂;(2)了解骨折对位、对线情况;(3)可在透视下复位;(4)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和有无并发症。软组织损伤需做MRI检查。,(一)骨折(fracture) 定义:骨或软骨结构断裂,骨的连续性中断。以长骨骨折及脊柱骨折常见。 【长骨骨折】 【影像学表现】 1、X线平片:基本表现:不规则的透亮线(Irregular lucent line):骨折线。有的骨折线不清楚。,骨折的分类,(1)原因:外伤性,病理性,疲劳性。 (2)程度:根据骨折线是否贯穿骨的全径分为完。</p><p>4、骨与骨关节疾病,正常表现与基本病变,常见骨与关节 正常影像解剖,骨与软组织的基本病变,1、骨质疏松,2、骨质软化,3、骨质破坏,4、骨质增生硬化,5、骨膜增生(骨膜反应),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7、骨质坏死,8、矿物质沉积,9、骨骼变形,马蹄足内翻畸形,马德隆畸形,巨指畸形,10、周围软组织,关节的基本病变,1、关节肿胀,2、关节破坏,3、关节退行性变,4、关节强直,5、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左侧先天性 髋关节脱位。</p><p>5、骨骼和肌肉系统 影像诊断学,骨骼、关节及其邻近的软组织的疾病多而复杂,除外伤、炎症和肿瘤等疾病外,全身各系统的疾病都可以引起骨骼的改变,影像学检查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这些疾病的病理变化。,骨骼、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的方法,主要以X线检查为主,在此基础上选择性应用CT、MRI检查,能不断提高疾病诊断的符合率。,第一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检查技术,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超声成像检查,X线检查 X线平片:摄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任何部位都要摄正侧位,必要时还要照斜位、切线位及轴位等 应当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长骨要包括邻近的关。</p><p>6、医学影像学,第三讲 骨骼与肌肉系统(一),拔蓑骤眶市誊喝蛙红男惧澜盔仙什板票驹惯现秦追靡籍正桨犁踊材茫蛀竿骨骼与肌肉系统一骨骼与肌肉系统一,骨的发育(一),骨发生于中胚层的间充质 膜化骨:颅骨、面骨 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膜-膜内骨化中心-成骨 软骨内化骨:颅底骨、筛骨、躯干骨、四肢骨 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锁骨、下颌骨,间充质细胞- 软骨原基,成骨细胞的 成骨活动,原始 骨化中心,继发 骨化中心,骨骺愈合 形成骨骼,宁勃膊口谤蚤桶叙绒冕扬柬花民堕熔啃托碌宠清短勋捧禽澜乱蛇矢悬淘粮骨骼与肌肉系统一骨骼与肌肉系统。</p><p>7、第二篇 骨骼和肌肉系统 第二篇 骨骼和肌肉系统 骨骼和肌肉系统 以下简称骨肌系统 骨骼 关节及其邻近软组织的疾病多而复杂 除外伤 炎症和肿瘤等疾病外 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代谢和内分泌等疾病也可引起骨骼的改变 由于骨。</p><p>8、2020/11/4,骨骼与肌肉系统,梁荣光 广医附一院,骨骼与肌肉系统,第一节 总论,一、定义:骨骼、关节和肌肉系统共同构成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单位。,二、骨肌系统的功能,1、骨骼:支架、钙库、造血、代谢。 2、肌肉:收缩、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三、各种影像学检查,X线:透视、摄片、切层、造影等。 C 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 M R I:平扫、增强,功能成像。 超声: 同位素:ECT、PE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