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第2章1过程建模.
如前馈控制信号不与反馈回路中控制器第4章其它控制系统4-6均匀控制系统一均匀控制的目的和要求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前一设备的出料往往是后一设备的进料且随生产的进一步强化前后生产过程的联系更加紧密此时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应从全局考虑.例如用精馏方...为导出前馈控制器的模型。根据不变性原理。
过程控制第2章1过程建模.Tag内容描述:<p>1、为导出前馈控制器的模型, 先将换热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示意图画成相应的方框图.,由方框图可得:,根据不变性原,理:,代入上式,得前馈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如前馈控制信号不与反馈回路中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叠加,共同作用在控制阀上, 而是与系统的给定信号系统输 出的测量信号叠加后作为控制器的输入, 如下图所示,其,对应的方框图见右下,图.,由图可得:,同理:,前馈-反馈控制的优点:,(1)只需对主要干扰进行补偿, 其它干扰可由反馈控制予 以校正, 简化了原有前馈控制系统; (2)反馈回路的存在, 降低了对前馈模型的精度要求, 为 工程上实现比较。</p><p>2、第4章 其它控制系统,4-6 均匀控制系统 一均匀控制的目的和要求 在连续生产过程中, 前一设备的出料往往是后一设 备的进料, 且随生产的进一步强化, 前后生产过程的联 系更加紧密, 此时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应从全局考虑. 例 如, 用精馏方法分离多组分的混合物时, 总是几个塔串 联运行; 在石油裂解气深冷分离的乙稀装置中, 前后串 联了八个塔进行连续生产. 为保证这些相互串联的塔能 正常地连续生产。</p><p>3、为导出前馈控制器的模型, 先将换热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示意图画成相应的方框图.,由方框图可得:,根据不变性原,理:,代入上式,得前馈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如前馈控制信号不与反馈回路中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叠加,共同作用在控制阀上, 而是与系统的给定信号系统输 出的测量信号叠加后作为控制器的输入, 如下图所示,其,对应的方框图见右下,图.,由图可得:,同理:,前馈-反馈控制的优点:,(1)只需对主要干扰进行补偿, 其它干扰可由反馈控制予 以校正, 简化了原有前馈控制系统; (2)反馈回路的存在, 降低了对前馈模型的精度要求, 为 工程上实现比较。</p><p>4、第一章 概 论,一、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二、过程控制系统的定义,三、过程控制系统组成分类与特点,四、过程控制系统要求与任务,五、描述过程控制系统性能指标,1、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50年代前,第一阶段(局部自动化阶段) 理论基础:经典控制理论 实现了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也出现了串级、前馈等结构较为复杂系统)。,一、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60年代,第二阶段(集中控制阶段。</p><p>5、第1章绪论,1.1过程控制认识,1.1过程控制认识生产过程,指物料经过若干加工步骤而成为产品的过程。该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化反应、物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等,或者说生产过程表现为物流变化的过程。,连续过程间歇过程半间歇过程,热交换器,反应釜,连续过程稳态条件下连续完成生产任务的生产过程,1.1过程控制认识生产过程连续过程,1.1过程控制认识生产过程间歇过程,间歇与半。</p><p>6、第4章其它控制系统 4 6均匀控制系统一 均匀控制的目的和要求在连续生产过程中 前一设备的出料往往是后一设备的进料 且随生产的进一步强化 前后生产过程的联系更加紧密 此时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应从全局考虑 例如 用精馏。</p><p>7、1,过程控制系统,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自动化系,2,凡是采用数字或模拟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通称为过程控制。(另有电力拖动控制方向) 过程控制主要针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流),成分和物性等参数的控制。它覆盖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纺织,核能等领域。,第一章 绪论,1.1 过程控制的任务与目标,3,过程控制的要求: 1)安全性 整个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和设备。</p><p>8、2.6物位的检测与变送(液位、料位、界位),2.6.1物位检测的主要方法,静压式测量法: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装有液体的容器中某一点的静压力与液体上方自由空间的压力之差同该点上方液体的高度成正比。压力式:敞口容器。</p><p>9、过程控制系统 华东理工大学孙自强2008年2月 第2章工业过程数学模型 过程特性的数学描述称为过程的数学模型 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 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极为重要的基础资料 过程的特性可从稳态和动态两方面来考察 前。</p><p>10、9 4工业以太网控制技术 9 4 1工业以太网系统结构 以太网遵从的是IEEE802 3局域网标准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 ISO 开放系统互连 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 OSI 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 以太网仅定义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作为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 它需要高层协议的支持 APPAREN。</p><p>11、质量管理学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hanbing0610 QualityManagement 第2章统计过程控制 SPC 理论 学习目标 熟悉质量控制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理解质量波动理论及产生原因熟练掌握控制图的原理 种类 设计及判断准则掌握直方。</p><p>12、8.1前馈控制系统,8.1.1前馈控制的概念与特点,前面的介绍的控制系统基本上都属于反馈控制系统(FeedbackControlSystem),即当设定值与被控值之间存在偏差(Deviation)时,控制器据此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命令,驱使被控量消除或减小与设定值的偏差。显然,如果没有偏差,控制器也就没有进一步动作的动机,执行器也就维持原状态,这就是负反馈的工作机制。它的优点是对包含在反馈回路。</p><p>13、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工程学院 邢英杰,办公地点:机械工程学院东楼403,教材: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祝守新 邢英杰 韩连英 主编 参考教材: 1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燕山大学 王益群 孔祥东 主编 2控制工程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 张尚才 主编,第一章 绪论,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 (现代汉语词典),控制,是指对事物起因、发展及结果的全过程的一种把握,是能预测和了解并决定事物的结果。,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机械装置、电气装置或电子计算机)使生产。</p><p>14、粗略地说,控制仪表就是控制器的仪表化,它是过程控制系统的判断和指挥中心,在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控制器将被控量的期望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根据两者的差值(偏差),按一定的算法计算下一步需要的控制量(操作量),然后传输给执行器实施,以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伴随着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控制仪表作为过程仪表的一部分,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基地式控制仪表,二是单元组合式控制仪表,三是以微处理器。</p><p>15、过程控制原理与工程,于辉主编,过程控制原理与工程,第2章,2.1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2.2典型化工对象(或环节)数学模型的建立2.2.1串联液体储槽2.2.2带套管热电偶2.2.3气动薄膜控制阀2.3拉氏变换、反变换及其应用2.3.1拉氏变换的概念2.3.2拉氏变换的运算定理2.3.3拉氏反变换2.3.4拉氏变换及拉氏反变换的应用,过程控制原理与工程,第2章,2.4传递函数2.4.1传递函数的定。</p><p>16、1,第三章 简单过程控制系统,2,第一节 过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概述,一、对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1、安全性: 整个生产过程中,确保人员设备的安全 2、稳定性: 指系统在一定外界干扰下,在系统参数、工艺 条件一定的变化范围内能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 3、经济性: 指提高产品质量、产量的同时,降耗节能,提 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3,3,3,二、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1、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2、控制设计方案,3、控制设备选型,4、实验(和仿真),4,3,三、过程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四个方面,1、方案设计: 是系统设计的核心 2、工程设计。</p><p>17、第3章 过程控制仪表(上),本章要点,1)熟悉调节器的功能要求,掌握基本调节规律的数学表示及其响应特性; 2)熟悉 DDZ-型调节器的基本构成、电路原理及其应用特点; 3)了解智能调节器的硬件和软件构成; 4)了解SLPC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构成及工作原理; 5)了解SLPC可编程控制器的模块指令及编程方法; 6)了解各类执行器的组成原理和使用特点,熟悉气动执行器的应用特点; 7)掌握电/气转换器与。</p><p>18、任务一 过程控制基础知识,1.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1.2 自动控制的分类或控制方式,1.3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任务一 过程控制基础知识,1.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1.1 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被控对象,测量变送,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制的生产 过程或设备,执行控制器指 令,改变操纵 变量,对生产 过程实施控制 作用,接收测量来的 信号与给定值 比较。</p><p>19、第2章检测仪表,要控制一个生产过程,首先必须实时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用来检测这些参数的工具称为检测仪表,其中包括测量指示仪表及将被测参数转换成标准信号输出的测量变送器。2.1检测仪表的基本技术指标检测仪表种类繁多,但目的都是快速、准确地测量某种物理量。因此,对于检测仪表的性能有一套通用的评价指标。,1.绝对误差检测仪表的指示值X与被测量真值Xt之间存在的差值称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