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样骨瘤的诊断
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荆州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 吴文泽 杜新华 刘沛武 周文辉 *1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 目的 q评价平片、CT、MRI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q探讨骨样骨瘤的介入治疗。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评价平片、CT、MRI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探讨骨样骨瘤的介入治疗。病灶为一小的瘤巢。
骨样骨瘤的诊断Tag内容描述:<p>1、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荆州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 吴文泽 杜新华 刘沛武 周文辉 *1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 目的 q评价平片、CT、MRI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 q探讨骨样骨瘤的介入治疗。 Date2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 影 像 诊 断 Date3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 检查方法 qX线平片 qCT qMRI Date4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 影像分析内容 q(1)瘤巢的位置、大小及有无钙化或骨化; q(2)瘤巢周围的骨质硬化和骨膜反应; q(3)瘤巢周围软组织肿胀,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 。 Date5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 q骨样骨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肿瘤,由成骨性结 缔组织及其形成。</p><p>2、骨样骨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目的,评价平片、CT、MRI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 探讨骨样骨瘤的介入治疗。,2,影 像 诊 断,3,检查方法,X线平片 CT MRI,4,影像分析内容,(1)瘤巢的位置、大小及有无钙化或骨化; (2)瘤巢周围的骨质硬化和骨膜反应; (3)瘤巢周围软组织肿胀,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2019/3/8,荆医影像中心吴文泽,5,骨样骨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肿瘤,由成骨性结缔组织及其形成的骨样组织构成。好发于1030岁,男女为21。任何骨均能发生,但以股、胫骨的骨干为多见。 发病原因至今不明,故以往有不同的名称如“慢性骨膜下脓疡” 、“。</p><p>3、骨样骨瘤 osteoidosteoma,骨样骨瘤(osteoidosteoma)为良性成骨性肿瘤,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占良性骨肿瘤的10%。病灶为一小的瘤巢,周围有许多成熟的反应骨。 常见于30岁以下的青少年,好发年龄为8-18岁。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1。最常见部位为股骨小粗隆、肱骨近端内侧皮质、胫骨远端1/3,也可见于脊柱的附件,发病率依次为腰椎、颈椎、胸椎。以胫、股骨最多见,合计约占50%,很少见于扁平骨、髓腔内和松质骨,可发生于骨皮质和骨松质。,Contents,骨瘤(osteoma)是一种隆起于骨面,生长缓慢的成骨。</p><p>4、骨样骨瘤 osteoidosteoma,骨样骨瘤(osteoidosteoma)为良性成骨性肿瘤,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占良性骨肿瘤的10%。病灶为一小的瘤巢,周围有许多成熟的反应骨。 常见于30岁以下的青少年,好发年龄为8-18岁。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1。最常见部位为股骨小粗隆、肱骨近端内侧皮质、胫骨远端1/3,也可见于脊柱的附件,发病率依次为腰椎、颈椎、胸椎。以胫、股骨最多见,合计约占50%,很少见于扁平骨、髓腔内和松质骨,可发生于骨皮质和骨松质。,Contents,骨瘤(osteoma)是一种隆起于骨面,生长缓慢的成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