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一 定义 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 骨骼脆性增加 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 骨折危险 一 定义 二 分类 1. 原发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I型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第八节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李大妈。OP) 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Tag内容描述:<p>1、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学习目标,定义分类好发人群危险因素常用的检测方法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什么是骨质疏松症,简单地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正如糠了的萝卜,皮和肉的水分都减少,因此轻轻触动或不碰它都会裂开;正如树上的朽木,干枯老化,木内结构中空,轻微晃动或无任何外界刺激都会自行产生裂缝。,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p><p>2、一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 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 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 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 征。 骨量减少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 骨骼脆性增加 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 骨折危险 一 定义 二 分类 1. 原发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I型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 型 )和特发性骨质疏松 (包括青少年型 ) 三种。 2.继发性 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 端肥大症、性腺功。</p><p>3、第八节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李大妈,66岁,腰背部弥漫性疼痛6年,医院 曾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未按照治疗方案正规服 药,也未在饮食上加强相应的营养,1天前不慎 摔倒导致髋骨骨折。李大妈家住农村,生活拮据, 三餐以面食为主,喜高盐饮食。 问题: 1.如何对李大妈进行护理评估? 2.目前李大妈最主要的护理诊断与问题是什么? 3.针对李大妈的情况,需作哪些健康指导?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 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 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什么是骨质疏松 正常的骨骼是由皮质骨 。</p><p>4、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 十二区 叶张红,骨质疏松(osteoprosis,OP) 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为国际骨质疏松日。,病因,内分泌因素(雌激素、降钙素的缺乏,甲状旁腺激素的高) 营养因素(钙摄入过低或钙吸收不足) 与运动相关 绝对卧床2周就会发生 遗传与基因 其他 酗酒、吸烟和咖啡因大量摄入,骨质疏松的分型,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雌激素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 型(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如血液病、胃溃疡、甲亢),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骨痛。</p><p>5、骨质疏松,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江婷婷,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定义,骨质疏松,病因,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妊娠、哺乳。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肝脏病。肾脏。</p><p>6、骨质疏松症的护理,学习目标,定义 分类 好发人群 危险因素 常用的检测方法 饮食指导 用药指导,什么是骨质疏松症,简单地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正如糠了的萝卜,皮和肉的水分都减少,因此轻轻触动或不碰它都会裂开; 正如树上的朽木,干枯老化,木内结构中空,轻微晃动或无任何外界刺激都会自行产生裂缝。,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受损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 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3,正常骨组织 骨质疏松。</p><p>7、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护理,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 林金玲,主要内容,一、概述 二、主要症状与体征 三、康复护理措施 四、康复教育,一、概述,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使患者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原发性OP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OP,二、主要症状与体征,疼痛 驼背 骨折,疼痛 腰背酸痛或周身疼痛 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 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二、主要症状与体征,7,驼背 表现为:身高缩短,。</p><p>8、骨质疏松,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江婷婷,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定义,病因,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妊娠、哺乳。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肝脏病。肾脏病 慢性肾。</p><p>9、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流行病学,60 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分别为28. 6% 和13. 8%, 男性分别为15. 00%和12. 70%。 骨质疏松症常见于老年,女性多见于绝经期后,男性在55岁后。,流行病学,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它在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的地位正上升至第7 位,在中国患者数已达9 000万人,其中70 岁以上的发生率几乎是100%。,骨质疏松症的特点,1.“无声无息”: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 2.女性比男性多,3.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亦相继上升。,资料由香港中文大学骨质疏松症研究组提供,什么是骨质疏松症(OP)?,定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