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样病变影像诊断
第十三节 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1.掌握常见骨良性(骨巨细胞瘤)及恶性骨肿瘤(骨肉瘤、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掌握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鉴别点 2.熟悉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3.了解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联系。1.良性和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 2.不同类型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表现。
骨肿瘤样病变影像诊断Tag内容描述:<p>1、第九章 骨骼肌肉系统,第十三节 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知识点,1.掌握常见骨良性(骨巨细胞瘤)及恶性骨肿瘤(骨肉瘤、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掌握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鉴别点 2.熟悉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3.了解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联系,学习难点,1.良性和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 2.不同类型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一、概述(1),骨肿瘤(bone tumor )与瘤样病变(tumor-like disease)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复杂多变 大多数病例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需结合临床和病理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一)。</p><p>2、骨、关节与软组织系统 影像诊断学,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 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分类 1、骨肿瘤分原发性(良、恶性)和继发性。 2、肿瘤样病变是临床、病理和影像似肿瘤。 影像学检查的作用 1、是否为骨肿瘤 ?2、属何类肿瘤?3、对肿瘤定位、定量和定性(常用临床、病理和影像三结合方法)。,如何分析骨肿瘤影像学表现? 1、病变部位、数目、骨质变化、骨膜增生、周围软组织变化。 2、尚需结合临床资料如发病率、年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详见鉴别表,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表 良性 恶性 生长情况 慢、无。</p><p>3、骨肿瘤样病变 影像诊断,孤立性骨囊肿,又称单纯性骨囊肿、青年性骨囊肿 病理: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囊内为棕黄略带血红色的液体,有时可为血液 临床:较常见,多见于1120岁,好发于股骨、肱骨上端及胫骨之干骺端,扁骨、短骨也可发。病程23个月,仅轻微疼痛、压痛,多数于病理骨折后才发现。 X线: 分期:活动期(靠近骨骺板),静止期(移向骨干)。 鉴别:骨巨细胞瘤、内生软骨瘤、非骨化性纤维瘤、嗜酸细胞肉芽肿、单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多为单房,也可多房,呈中心型椭圆形溶骨性破坏,膨胀不显著,边缘骨硬化。多房.扁骨.短骨为皂泡状或。</p><p>4、四、骨囊肿,病因未明,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外伤有关。可能由于骨髓腔出血形成局限性包囊,进而局部骨质吸收和液化形成囊肿。有的人认为是肿瘤、炎症组织退行性变和生长、代谢障碍的结果。,本病骨皮质呈壳状变薄,内壁为薄层纤维组织,深层可见新生骨形成,囊内有黄色、褐色或透明液体,发生骨折时则含血液,有的囊内有纤维组织间隔。 大多发生于20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可无任何症状,大部分有外伤史。,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 囊肿多位于骨干或干骺的中心,很少偏心生长,一般不超越骺板。不累及关节面。大多呈椭圆形,其长轴与骨的长轴平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