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法律制度
第五章汉代法律制度(公元前206-220。应着重了解汉朝统治者法制思想的发展变化。汉初刑制改革以及汉代法制儒家化的特点等。第一节汉代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黄老思想。约法省刑。第六章 汉代法律制度。第一节 汉代法制指导思想 及立法概况 一、汉代法制指导思想 (一)汉初至文景时期 黄老思想的盛行。第五章 汉朝法律制度。
汉代法律制度Tag内容描述:<p>1、第五章汉代法律制度(公元前206-220,本章学习要点:学习本章,应着重了解汉朝统治者法制思想的发展变化,汉律的基本内容,汉初刑制改革以及汉代法制儒家化的特点等。,汉朝的疆域,第一节汉代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一、汉初的“黄老思想”1、基本内容“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体现在立法上即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约法省刑”,与民休息。2、汉初行“黄老之术”的背景(1)总结秦亡的教训;(2)汉初经。</p><p>2、第五章汉代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汉代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第二节汉代的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第三节汉代刑事立法第四节汉代民事立法第五节汉代的司法诉讼制度本章重点汉代法律指导思想的变化 汉代法律的儒家化 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 汉代的刑法原则 汉代的司法制度本章难点汉代法律的儒家化 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 第一节汉代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 一 汉初的政治形势与黄老学派 无为而治 的思想黄老学派在思想上兼综道家与法家学说 主。</p><p>3、第六章 汉代法律制度,西汉疆域,东汉疆域,第一节 汉代法制指导思想 及立法概况 一、汉代法制指导思想 (一)汉初至文景时期 黄老思想的盛行 “轻徭薄赋” “约法省刑”,(二)汉武帝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 1、西汉中期以后的经济、政治状况 2、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吸收阴阳五行家、墨家、道家、法家以及汉初黄老思想的基础上整合而成。,(1)“天人感。</p><p>4、第五章 汉朝法律制度,第一节 汉朝立法概况 一、立法活动 第一阶段:推崇黄老,“约法省刑”,马背上治天下吗?,思想:约法即减少法条,省刑即减轻酷刑, 实施黄老的无为而治。 表现: 刘邦仅“约法三章” (杀人,死;伤人、盗,抵罪 古之贼、盗), 萧何九章律 仅在李悝法经六篇后 商鞅秦律六篇后 加户、 兴、厩 刘邦,第二阶段 :独尊儒术,增修法律 汉武帝时,弃道入儒, 就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