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对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今天我们紧接着上节课的内容来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水土流失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黄土高原。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Tag内容描述:<p>1、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脆弱的环境,是黄土高原的真面目(一),这就是黄土高原的真面目(二),这就是黄土高原的真面目(三),思考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有?,自然因素: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侵蚀;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人为因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从目前原因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人为因素占主导。,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原则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理与治穷致富相结合。,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扩大林、草。</p><p>2、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什么是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方面: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面临的主要问题:生。</p><p>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对策4.1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从目前国内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分割,缺一不可。4.1.1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灌地。根据黄土高原现状,在一些坡度较小的缓坡上建设水平梯田,能平整土地,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肥,利于耕种;打坝淤地可使大量的肥土淤泥,在坝内变成沟底平地,既拦水淤泥又形成平坦肥沃的可耕地,一举两得;引洪灌地就是引用。</p><p>4、第一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二课时【课程引入】:上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水土流失的原因,今天我们紧接着上节课的内容来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开始新课程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提问】:1,什么是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3,黄土高原的地理范围及地形特征是什么?【过渡】:水土流失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它的产生必然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而且是危害性的影响:那么水土流失的危害性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呢?【教师讲授】:水土流失可直接造成土壤肥力下降。</p><p>5、课时规范练30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土地流转是指土地的流失及利用类型的转向。黄土台塬区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地面积占绝对优势。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地矛盾加剧,土地流转加快。据此完成第13题。不同时期土地流转净值1.19901995年,黄土台塬区土地流转主要方向为()A.耕地转化为林地B.林地转化为水域C.草地转化为耕地D.耕地转化为草地2.19952000年,黄土台塬区土地流转的整体特征带来的影响是()A.城市化速度加快B.粮食总产量下降快C.生态安全隐患大D.洪涝灾害频率降低3.19852010年,黄土台塬区耕地资源补充的主要来源是(。</p><p>6、水土流失与黄土高原,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实验探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少 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大,坡度小,水土流失较少 坡度大,水土流失较多,降水强度小,水土流失较少 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较多,生态问题水土流失,黄土土质疏松, 多孔隙,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 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自然原因,水土 流失,人为原因,人多地少, 开发历史悠久。,过度开垦放牧,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水土 流失,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生态问题水土流失,水土 流失,后 果,治理措施,生物措施,。</p><p>7、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1)位置:地处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2)范围: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3)地貌特征:沟谷发育,地表破碎。2危害(1)对耕地的影响: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单产降低。(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3)对黄河的影响:使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易错提醒黄土高原的范围和黄土分布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黄土分。</p><p>8、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3册,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什么是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的发展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p><p>9、水土流失与黄土高原一、基础知识训练1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A. 修建梯田 B. 修挡土坝 C. 植树种草 D. 修电站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A. 气候干燥,黄土土质疏松 B.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C. 千沟万壑 D. 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3下面四幅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可能是( )A. B. C. D. 4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A. B. C. D. 5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p><p>10、猜一猜:下面描述的是哪一个地形区,从飞机上看上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黄河穿过,成了地地道道的黄河。,第二节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读图思考:黄土高原的位置特点? 所跨区域的范围 ?,一、黄土铺就的高原,乌鞘岭,长城,秦岭,太行山,1、位置和范围:,位置:黄土高原东起 、西至 、北起 、南至 。 跨越省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包括山西、陕西的大部分,宁夏、甘肃、河南、河北、青海等省区的。</p><p>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分析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 通过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归纳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借鉴水土流失分析的思路,提炼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规律。,学习目标,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黄土塬,沟谷,坡,沟谷,坡,黄土塬,分组讨论: 1、分析沟道治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析坡面采取了什么治理措施? 3、黄土塬的治理措施?,1、沟道治理:打坝淤地,拦泥蓄水,淤地造田,防止泥沙流入下游,固沟。</p><p>12、太行山,乌鞘岭,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岭,北面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40N,34N,长 城,秦 岭,位置及范围,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的大部分和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 。,黄土高原的成因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我国西北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中亚、我国西北,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在流水的强烈冲刷、切割作用下,黄土层先形成黄土塬,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黄土梁。黄土。</p><p>13、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第二课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危害和治理措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3册,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 PRESS,析危害,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山区而且危害平原,不仅危害干旱地区而且危害多雨地区,不仅危害农业生产而且危害其他生产活动。,探究,水土流失的对农业的危害,土壤: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基础,能够提供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使地表由岩石裸露变成了草木丛生。</p><p>14、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感知黄土高原,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 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一般步骤:,一、区域可持续发展,1、什么是区域可持续发展? 2、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3、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1.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二、水土流失,2、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3.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水土流失地区主。</p><p>15、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消失的村落,庞庞塔村,坐落于黄土高原的吕梁山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该村原有700多户人家,但近年来,收成下降,且村子多处出现裂隙,逐渐坍塌,直到2011年底,黄土掩埋了整个村落。,谁是罪魁祸首呢?,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及地貌特点。 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原因 。 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 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 以黄土高原为例,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