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中图版.pptx_第1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中图版.pptx_第2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中图版.pptx_第3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中图版.pptx_第4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中图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感知黄土高原,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 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一般步骤:,一、区域可持续发展,1、什么是区域可持续发展? 2、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3、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1.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二、水土流失,2、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3.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要分布在耕垦历史较久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三、感知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40 N,35 N,110 E,105 E,位置特征: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东太行山 西乌鞘岭 南秦岭 北长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地带,气候特征:,1.气候类型: 2.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 3.降水特点: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分配特点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带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年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地形区 2.地势:地势高低、起伏变化 3.地表形态: 4.地貌类型:,地势较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千沟万壑,黄土地貌,黄土高原,水文特征: 1.补给: 2.径流量:总量、汛期等 3.含沙量: 4.结冰期: 5.水能:,含沙量高,有结冰期,水量较小,汛期在夏季且年际变化大,以降水为主要补给,落差大,水能较丰富,黄土特性,直立性强,但极易遭受流水侵蚀,土壤质地疏松、直立性强。,降水集中性,降水集中在夏季,强度大,多暴雨,读图感受气候特点,自然灾害多发,山 体 崩 塌,植被稀少,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1、自然原因(9.6%) (1)黄土的特性 易侵蚀性 (2)降水集中,多暴雨 (3)地质构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性 (4)植被稀少,粉沙土质易侵蚀,降水集中多暴雨; 轮荒开矿毁植被,人为破坏是主因。,2、人为原因(90.4%): (1)植被破坏: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战火硝烟 (2)轮荒:落后的迁移式农耕制度,破坏林草植被及其种源 (3)开矿:开挖原生地面,河道、滩地开矿,大量泥沙入河,过 度 放 牧,过 度 垦 殖,植 被 破 坏,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开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过度放牧,乱伐树林,开矿,无计划地修建窑洞,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土的特性,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貌形态,植被,自 然 原 因,人 为 原 因,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水土流失的危害侵蚀和淤积,侵蚀,坡地:跑水、跑肥和跑土,多雨地区:土壤酸化,干旱地区:蒸发加剧,促进土壤次生盐碱化,农作物减产,淤积,水土流失,沙砾沉积严重破坏土地墒情,五、水土流失的危害,对山区的危害侵蚀和淤积 对下游的危害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 造成生态恶化干旱灾害频繁 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六、水土流失的治理,治理水土流失,应以人类活动为着眼点,努力控制对黄土高原人为的破坏。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生物措施(恢复植被),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植被?,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根本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保持水土,措施“三结合”,六、水土流失的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 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减少地表径流;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保塬工程:在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 (塬: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小流域综合治理,护坡 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护坡工程: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既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又发展了林果业生产。在陡坡地段,进行封坡育林育草。,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思考,弓形梯田,小流域综合治理,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淤地坝,坝地玉米,打坝淤地有何作用?,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思考,“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沟里坝连坝,山上林草旺,家家有牛羊,户户有余粮”,黄土高原坡地果园大丰收,黄土高原甘南谷地封山育草牧场,丰硕的成果,旧貌换新颜,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水 土 流 失,水土流失的危害,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治理,知识迁移,学以致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也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从自然地理背景看,这里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较大,多河流发育;地貌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侵蚀,岩石裸露,土壤将难以恢复,裸露的红壤丘陵,被人们称为“红色沙漠”,而且煤炭等能源矿产缺乏。 从人文地理背景看,首先,这里人多地少,因地处亚热带,水热条件好,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高,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大;其次,本区江河的下游地区,人口稠密,城镇集中,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形成的旱涝灾害,对下游地区造成巨大损失。 根据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相关知识,试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讨论:1.本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哪些?,退耕还林,还草;农林牧综合发展;延长生产链,农业综合开发; 营造薪炭林,开发小水电,推广沼气、天然气;发展立体农业等。,2.人为因素有哪些?,3.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