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及纳税调整。第一章 会计与税法差异的概述。第二章 存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第五章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第六章 无形资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无形资产会计与税法差异。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Tag内容描述:<p>1、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单项选择题: 1. 税前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后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此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方法是(应 付税款法) 2.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体现了税法(不承认谨慎性原则) 3. 下列会计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中不涉及的是(投资性房地产) 4. 在某一会计期间,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是指 (永久性差异) 5. 下列各项中,既是税收规范的收入又是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的是(销售商品取得 的收入) 6. 委托代销商品委托方销售收入确认的时点为(受托方将商品卖出并开出代销。</p><p>2、一、存货的范围 存货的范围与确认企业的存货通常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 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存货 的定义建立在会计规定的基础上。因为新会计准则确认固定资产的标准与实 施条例相同,所以会计与税法确认存货的范围基本相同。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一)一般情形 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上,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投 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 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实施条例:存货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前款所称历史成本,。</p><p>3、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及纳税调整讲课提纲第一章 会计与税法差异的概述第二章 存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第三章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第五章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第六章 无形资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第八章 职工薪酬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第九章 收入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含政府补助)第十章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第一章 会计与税法差。</p><p>4、税务筹划:无形资产会计与税法差异 在国家税务总局2000年5月16日颁发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以下简称扣除办法)中,对涉及无形资产的会计事项从税收上作出了规定;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准则),对无形资产会计事项进行了规范(同时体现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以下简称制度)。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计价、摊销,无形资产的捐赠与受捐,无形资产的投资、转让等,按准则、制度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有诸多差异。如何正确进行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和涉税会计事项调整,如何利用两者的差异进行税务筹划,这是。</p><p>5、税法与会计的差异与协调,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庞金伟,主要内容,一、会计与税务差异概述 目的、原则、计价基础等 二、收入上的差异 收入确认、视同销售、补贴收入、其他收入 三、成本费用上的差异 资产计价、成本、费用、损失等 四、投资的差异 投资、债务重组、改组改制,会计与税收差异概述,会计与税务目的不同,原则的差异,计价基础差异,收入的差异,收入的分类,会计上的分类 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 税收上的分类 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p><p>6、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比较及协调会计制度与税法同属规范经济行为的专业领域,但二者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且存在诸多的差异。会计要素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在核算内容、涉税事项处理方法上均有不同之处。而这些差异必然会增加纳税人遵从税法和会计制度的成本,加大税务人员、中介机构、财会人员理解和执行具体政策规定的难度。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成因 (一)从内容上看,税法规范征税行为和纳税行为,体现社会财富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会计制度注重会计核算。</p><p>7、,1,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庞金伟,.,2,2014年税会新差异,一、企业合并、合并报表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 1、企业合并的差异 2、合并报表编制中的所得税调整 3、共同经营、合营企业的差异 4、投资收益的纳税差异 二、职工薪酬的纳税差异 1、职工薪酬与纳税工资总额的界定 2、现金福利费的涉税问题 3、离职福利、非货币福利、辞退福利的纳税问题 三、所得税会计方面 1、资产、负债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