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1.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方法。1.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计算速度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和正确计算的方法。速度、时间、路程(1)—谁跑得快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Tag内容描述:<p>1、日期: 2013-02-21 执教:XXX课题 小复习 教时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方法。2.复习巩固两步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方法。重点1、能正确,熟练的进行两,三位数的计算。2、对两步计算试题的计算顺序有明确的认识。难点1、能正确,熟练的进行两,三位数的计算。2、对两步计算试题的计算顺序有明确的认识。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二 新授三小结四巩固练习首先,做一组口算题目。426= 4206=728= 72090=907= 80×。</p><p>2、用两位数除,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除法笔算。,3.通过对除法进行验算,培养学生良好 的计算习惯。,2.通过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试商方法的探究,培养他们的算法思维。,新课导入,情景引入,你们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新课探索,探究一,探究二,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小猪的体重比小羊体重的几倍还多几千克?,探究一,探究一,探究一,算式该如何列?,探究二,8230,(四人小组如何解答),因为230 82,330 82,82里有2个30,8230,商2,8230=2222,83,商2,8230,商2,8230=2222,小结:在计算中可采用推算或高位试商。</p><p>3、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章 复习与提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位数乘除两、三位数以及两步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 2知道在带小括号的算式中,小括号要先算。 3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测出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并从中初步体会“四舍五入”的思想方法。 4认识面积单位dm,建立1dm的直观表象。 5知道dm与它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理解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提高计算的正确性,逐步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p><p>4、数学广场搭配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1. 有红色、蓝色、绿色3件上衣,黄色、灰色2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早餐搭配:一种饮料搭配一种点心,可以有几种方法?(用线连一连)牛奶 果汁饼干 面包 蛋糕 包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字搭配:“读、好、书”3个字一共有几种读法?请分别写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路线搭配:小亚准备“六一”节去东方明珠和锦江乐园游玩,从家。</p><p>5、从算筹到计算器班级: 姓名: 学号:一、写出所表示的数:( ) ( ) ( )二、把下列各数用算筹表示:3714 807 5037三、写出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右边第三档为个位):( ) ( ) ( ) ( )四、在算盘上表示下列各数(涂色表示):4569 58000 18690五、认识计算器:( ) ( ) ( ) ( ) ( ) ( )六、想一想,按一按:7248+5069= 728。</p><p>6、巧算周长与面积,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目标,1. 能综合运用周长与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经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初步体会到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算一算下图的周长与面积:,25米,12米,25米,1,5米,5米,12米,C:(25+12)2=74(cm),S:2512=300(cm2),S:2512,- 55,比一比谁的周长更长:,A,B,C,D,A,B,超链至第十张,每点击图形超链至放大图,C,超链接符号为英语字母,B,D,比一比谁的面积大:,C,D,A,B,小小设计师,请你用正方形彩纸剪一剪,设计出与原长方形周长一样或不一样的图。</p><p>7、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章 复习与提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位数乘除两、三位数以及两步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 2知道在带小括号的算式中,小括号要先算。 3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测出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并从中初步体会“四舍五入”的思想方法。 4认识面积单位dm,建立1dm的直观表象。 5知道dm与它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理解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提高计算的正确性,逐步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p><p>8、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书写格式。鼓励算法多样化。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计算前先估算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教学难点:乘得的积的末尾也有0,易与添上的0相混淆。教学准备:媒体,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28400 30017 *1560 50025 *2450 16300 师:(1)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口算的?请列举一题说说。(2)为什么(*题中)积中的0与因数中的0总个数。</p><p>9、谁跑得快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速度单位是个复合单位。2. 能力目标:了解速度单位的读法和写法。3. 情感目标:初步学会计算速度的方法。教学重点:速度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概念和正确计算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速度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例如我们要想尽快到达某地,坐火车就比坐汽车节省时间。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请观察 (课本第8页) 图:图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小兔问了个什么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同桌可以讨论一下二?谁跑得快?引导学生分层比较:1. 路程一样时,谁快?。</p><p>10、速度、时间、路程(1)谁跑得快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 2、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知道其表示的含义。 3、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p><p>11、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三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1 掌握一位数乘除两 三位数以及两步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 2 知道在带小括号的算式中 小括号要先算 3 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测出不规则平面。</p><p>12、面积单位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学习目标 1 知道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王明 李红 下面的图形都是由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它们的面积各。</p><p>13、乡镇 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绝密 启用前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 下册 开学检测试题B卷 附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为100分 含卷面分2分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 班级 学号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 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 用心思考 正确填空 共10小。</p><p>14、乡镇 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绝密 启用前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 下册 自我检测试卷C卷 附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为100分 含卷面分2分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 班级 学号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 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 用心思考 正确填空 共10小。</p><p>15、乡镇 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绝密 启用前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 下册 能力检测试题D卷 含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为100分 含卷面分2分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 班级 学号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 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 用心思考 正确填空 共10小。</p><p>16、乡镇 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绝密 启用前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 下册 综合检测试卷C卷 含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为100分 含卷面分2分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 班级 学号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 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 用心思考 正确填空 共10小。</p><p>17、2 2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 探索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初步掌握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口算 12 4 3 20 700 8 33 3 6 700 80 5 时间 30分钟 7时到七时半 探究一 离体育场多远 速度 92米 分 路程 速度 时间 92 30 2760 米 92 3 276 92 30 2760 探究二 推算 92 30 92 3 276 92 30 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