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
最近制定了一项以循征医 学为依据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指南。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气管插管或人工气道。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概念- 是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24小时。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Tag内容描述:<p>1、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最新指南 指南简介 q由加拿大危重病学会和加拿大危重 病临床试验组联合组成的一个专家 委员会,最近制定了一项以循征医 学为依据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指南,该指南最近发表在Ann Intern Med(2004,141:305)上。 指南简介 q在ICU危重病人中,总感染率达40 60。呼吸道感染占其中3060。 ICU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565 。 指南简介 q发生VAP的基础危险因素有: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烧伤、神经外科疾 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误吸综 合征、再次插管和接受麻痹性药物 或肠道营养治疗。 指南简介 qVAP病人住ICU的时。</p><p>2、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研究进展,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定义: 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流行与发病情况,发病率:9-68, 粗死亡率:24-76 MV1d ,VAP危险性13% 住院时间 79d 医疗费用,分类,早发性VAP:气管插管或人工气道建立5天,约占1/2, 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插管时即定植于呼吸道内)。 晚发性VAP:气管插管或人工气道建立5天,主要致病菌:肠道革兰阴性细菌如肠杆菌科、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p><p>3、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2-,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生命、解除喉梗阻所致呼吸困难、改善病人通气功能的主要措施,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和形成反常的气道内压也大大增加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同时也是应用呼吸机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因素。,-3-,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概念 是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24小时;停机后或拔除气管导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NNIS对VAP的定义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即病人必须是经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接受支持或控制呼吸,-4-,VAP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机械通。</p><p>4、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控制措施一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人工气道通畅1、 正确吸引分泌物吸痰管的选择,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5 cm,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吸痰管硬度要适中;普通吸痰管一用一换;吸痰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来进行,动作要轻柔,吸痰管插入合适深度,如遇阻力向外退出1 cm后再吸引,调节适当的吸痰压力(成人:13.3-20.0Kpa,小儿13.3Kpa),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时间不能过长,每次不能超过15s,以免发生缺氧。吸痰后给予纯氧吸入12 min后再把吸氧浓度调到。</p><p>5、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制度一、如无禁忌症,将床头抬高3045,预防胃内细菌的反流。二、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三、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如需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四、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实施手卫生。五、采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六、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七、对严重免疫缺陷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房时应戴帽子、口。</p><p>6、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管理制度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管理制度 手卫生制度 空气净化和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口腔护理制度 消化道防止误吸制度 加强呼吸道及管道护理制度 1 手卫生制度 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 严格执行洗手规则是预防VAP的基本措施 每次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 处理完冷凝水后均应有效地洗手 戴手套操作也要养成洗手的习惯 防止交叉感染 空气净化和消毒隔离制度 1 ICU房间应有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