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编号:9460826]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学目标1 知道质量的概念 单位 质量不随温度 形状 状态 位置而变化 2 知道常见物体的大致质量或数量级 3 能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 液体和固体 的质量 4 理解密度的概念 单位 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Tag内容描述:<p>1、6.1 物体的质量1. 叫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2.“物体”、“物质”、“质量”三个概念是不同的.课桌、凳子是_______,它们是由木头做成的,木头是_______,它们所用木头的多少不同,表明它们的_______不同;“用铁做的一把菜刀”,菜刀是 ,铁是组成菜刀的 . (选填“物体”、“物质”、“质量”)3.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符号为 ),常用单位还有 (符号为 )、 (符号为 )、 (符号为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t= kg, 1kg= g, 1g= mg.4.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 、 、 等.5.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p><p>2、力的作用是相互课题四 力的作用是相互执教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归纳教学目标1. 初步理解力的概念。2. 会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点1. 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会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教学用具铅笔、磁铁、小车、大头针、铁块。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二新课教学(一)力是什么教师: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请大家考虑:是否只有生命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当有力存在。</p><p>3、宇宙探秘 课题四、宇宙探秘 执教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归纳三维目标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2.通过对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3.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在载人航天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体现我国综合国力及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重点日心说的价值难点谱线红移教学用具多媒体、气球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回忆小时候仰望苍穹的情景,满天星星让我们无限的好奇与向往。古人为了认识宇宙将明。</p><p>4、密度知识课题密度知识2执教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交流、归纳三维目标1.理解密度的相关知识(定义、公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等)。2.能对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进行测定。3.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能对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进行测定。难点.能对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进行测定。教学用具多媒体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基本概念: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__ _叫密度,从定义上来看,某种物质的密度等于它的质量与体积的_________.2、密度的公式 。变形公式: 、 密度的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某种物质的。</p><p>5、8.1 力 弹力1. 力是 对 的作用.力不能脱离 而存在,只要有力的作用发生,就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加力的物体,叫___________;另一个是受到力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人推车时,给车一个向前的推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_______而命名的.手托两个鸡蛋的力大小约为 .3.在手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揉纸团、压橡皮泥等活动中,你会看到它们的 发生了改变,在物理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形变.如果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p><p>6、物体的质量课题一、物体的质量执教课时第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归纳三维目标1、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2、 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3、 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重点学习天平的使用。难点学习天平的使用。教学用具托盘天平, 橡皮泥、木块、铁块等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质量的含义 比较铁锤和铁钉的区别:学生回答:今天我们研究一种非常重要区别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同。不同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二)。质量的单位在国。</p><p>7、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必做题】1.用手击排球,排球飞走了是由于________对________施加了力的结果,手感到疼是由于_______对________施加了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表明在击打排球时手不仅是施力物体,也是____________2.短跑运动员起跑都采用蹬式,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人就获得 (选填“向前”或“向后”)的力,这是因为.3.一天,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答:___ ____,这是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____ ____发生的。</p><p>8、二力平衡课题9.1二力平衡执教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归纳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3、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团队精神。重点1、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难点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用具小卡片、细线、滑轮两个、铁架台、钩码一盒、铅笔、橡皮泥、水杯两只、水、盐水、弹簧测力计、密度计. 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二。</p><p>9、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1.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_____表示.生活中常把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测量.2.大量研究发现,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____比,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式__________.3.g表示重力与质量之比,约等于________N/kg,粗略计算中,可取g=_____N/kg.4.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通常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在力的示意图中,用__________表示力的作用点,用__________表示力的大小,用__________表示力的方向. 5.。</p><p>10、6.5 物质的物理属性【必做题】1.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 、 、 、 、 、 、等. 2. 木筷、不锈钢筷、塑料筷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 .3. 铁水、冰块、氧气、干冰、水蒸气中,形状固定的有 ,体积不固定的有 .4. 称为硬度它是(选填“物体”或“物质”)的物理属性5.夏天,用塑料泡沫箱装运海鲜,可达到减少装载质量和保鲜的目的.其中分别利用了塑料泡沫__________较小和__________效果较好的特性.6.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铜、铁、陶瓷是金属 B.盐水、铝、人体是导体C.沥青、冰、玻璃是晶体。</p><p>11、牛顿第一定律课题9.2牛顿第一定律复习执教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归纳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巩固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通过练习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区别重点通过复习巩固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通过练习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区别难点通过复习巩固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通过练习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区别教学用具小车、斜面、木板、玻璃、棉布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演示实验:在桌面上推动物体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立即停止演示实验:在桌面上再推动物体从静止使之向前运。</p><p>12、力 弹力课题8.1力 弹力执教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实验三维目标1. 初步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概念2、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3、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重点对弹力概念的理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教学用具弹簧、钩码、橡皮泥、弹簧测力计和气球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二新课教学(一)力是什么教师: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请大家考虑:是否只有生命体才能产生力的。</p><p>13、物质的密度课题三、物质的密度执教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探究实验、归纳三维目标1、通过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属性;2、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3、了解密度单位,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重点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难点理解密度的概念教学用具天平、刻度尺、铜铁铝块、塑料块等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讨论与交流1、 这里有铜块、铁块、铝块、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学生回答:要分辨物。</p><p>14、6.3 物质的密度【必做题】1.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_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___的.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物体,其_______和_______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通常,用_______表示密度,________表示质量,__________表示体积,则密度的公式可写成:_______________.2.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一铁块,如果它熔化后变成了液态,其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从该铁块上切割1/4的体积,则被切。</p><p>15、五、物体的浮与沉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物体浸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2、通过探究了解控制物体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实验现象作合理的分析。 3、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对物体的悬浮和漂。</p><p>16、牛顿第一定律 课题 9.2牛顿第一定律 执教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归纳 教学 目标 (1)认识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激发学习与探。</p><p>17、力与运动的关系 课题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执教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归纳 教学 目标 通过实践、观察、分析、思考,感悟到生活中力与运动关系的存在 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p><p>18、二力平衡 课题 9.1二力平衡2 执教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三维 目标 1.认识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 3.学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物体的受。</p><p>19、6.1 物体的质量 1.填上合适的单位: (1)羽毛球的质量约为5000______;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______; (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量约为4000 ______ ; (4)一桶标有“5L”字样的花生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