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学生课前准备。确定的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考点一 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Tag内容描述:<p>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历史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课前预习了解二、 课内探究学习三、 课后巩固提升二、 教学课题1、知识目标: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英模人物。2、能力目标:通过对经济建设严重失误的原因分析,引导学生树立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指导学生思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及经验教训,培养其正确认识和借鉴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p><p>2、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史 专题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师版)【考纲要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思维导图】【高频考点整合】考点一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易混易错】(1)19491956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建设起步阶段,被称为过渡时期,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非社会主义社会。(2)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p><p>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第六课,(1956年1966年),课文所涉及的1956年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探索。,1956年“八大”召开; 1958年总路线提出;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成功与失误共存,分析与思考 1、八大召开之时,我们所处的国内外背景如何,(1)国内:政权巩固、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仍是农业国,整体生产力水平落后。 (2)国际: 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2、在这种背景下,你认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A发展经济,建设社。</p><p>4、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一 知识体系 一 中共 八大 1 1956年召开的中共 八大 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 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分析了国内 成为党在探索 道路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 2 我国的。</p><p>5、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一、知识体系 (一)中共“八大”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___________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国内___________,成为党在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道路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 2、我国的“两弹一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