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1、、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地震波。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总复习。理解地震、场地、地基和基础等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内在联系。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策略、建筑场地的划分、地基基础的要求、房屋抗震设计方法与构造措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Tag内容描述:<p>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综合测试二) 单选题 1.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k 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 还与下列因素___B__有 关。(2分) (A) 场地平面尺寸 (B) 场地特征周期 (C) 荷载分项系数 (D) 抗震等级 2. 下列不属于地震破环作用的表现形式的是___B__。(2 分) (A) 地表破坏 (B) 人员伤亡 (C) 次生灾害 (D) 建筑物的破坏 3.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__D___。(2分) (A) 最顶层 (B) 中间楼层 (C) 第二层 (D) 底层 4. 不属于抗震概念设计的是___C__。(2 分) (A) 正确合理地进行选址 (B) 。</p><p>2、建 筑 结 构 抗 震 设 计 ( 第 三 版 )李 国 强 第 一 章 的 习 题 答 案1. 震 级 是 衡 量 一 次 地 震 强 弱 程 度 ( 即 所 释 放 能 量 的 大 小 ) 的 指 标 。 地 震 烈度 是 衡 量 一 次 地 震 时 某 地 区 地 面 震 动 强 弱 程 度 的 尺 度 。 震 级 大 时 , 烈 度就 高 ; 但 某 地 区 地 震 烈 度 同 时 还 受 震 中 距 和 地 质 条 件 的 影 响 。2. 参 见 教 材 第 10面 。3. 大 烈 度 地 震 是 小 概 率 事 件 , 小 烈 度 地 震 发 生 概 率 较 高 , 可 根 据 地 震 烈 度的 超 越 概 率 确 定 小 、 中 、 大 烈 度 。</p><p>3、多、高层钢混结构建筑抗震设计 震害特征震害特征1 抗震概念设计抗震概念设计2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3 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4 预备知识 多、高层建筑体系的分类 体系命名:取自竖向结构体系 基本抗侧力单元:框架、剪力墙、筒体 抗震墙墙结结构 框架结结构 筒体结结构 框架-抗震墙墙结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结构 预备知识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横梁、立柱组成的结构。 节点:全部或大部分为刚性连接。 预备知识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整幢结构都由框架作抗侧向力单元。 优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分。</p><p>4、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版) 李国强李国强 第一章的习题答案第一章的习题答案 1. 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强弱程度(即所释放能量的大小)的指标。地震烈 度是衡量一次地震时某地区地面震动强弱程度的尺度。震级大时,烈度 就高;但某地区地震烈度同时还受震中距和地质条件的影响。 2. 参见教材第 10 面。 3. 大烈度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小烈度地震发生概率较高,可根据地震烈度 的超越概率确定小、中、大烈度地震;由统计关系:小震烈度基本烈 度1.55 度;大震烈度基本烈度1.00 度。 4. 概念设计为结构抗震设计提出应。</p><p>5、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集一 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和()四种类型。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和()。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4地震波可分为()和()。5体波包括()和()。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为主。8地震强度通常用()和()等反映。9震。</p><p>6、15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天然地震主要有( )与( )。2、地震波传播速度以( )最快,( )次之,( )最慢。3、地震动的三要素:( );( );( )。4、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 )( )(。</p><p>7、2.1.1】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位于(D )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内的建筑物应考虑抗震设防。(A) 抗震设防烈度为59度 (B)抗震设防烈度为58度 (C)抗震设防烈度为510度 (D)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 【2.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使用范围是(A )(A) 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B) 抗震设防烈度为79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C) 抗震设防震级为69级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D) 抗震设防震级为79级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2.2.1】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基本抗震设防目标设计的建筑,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影响时,建筑物应处于下列何。</p><p>8、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2)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4)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5)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6)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7)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8)极震区:震中附近的地面振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p><p>9、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主讲:张美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土木系 第2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 2.1 场地 (重点掌握) 2.2 天然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 (重点掌握 ) 2.3 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重点掌握) 2.4 桩基的抗震设计(了解内容) 2.1 场地 几个不能混淆的概念: 场 地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 , 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 于1.0km2 的平面面积。 场地土指场地范围内的地基土。 地 基建筑基础下受力范围内的土层。 多次震害调查发现,同一烈度区,不同场地上的建 筑。</p><p>10、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试第1章 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1 )标准设防类,应。</p><p>11、第十七章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 第一节 框架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第二节 框架截面的抗震设计 第三节 纵向钢筋的锚固和连接 第四节 抗震框架的一般构造要求 第一节 框架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一、结构抗震等级 二、抗震缝设置 三、结构布置原则 四、截面尺寸选择 一、结构抗震等级 1.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房屋高度和结构类型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抗震等缎分为一、二、三、 四共4级。 2. 丙类建筑的框架结构其抗震等级规定如下表。 3. 对甲、乙、丁类建筑,按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和表 确定抗震等级。 4. 裙房与主楼相连时,除应。</p><p>1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 名词解释(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2)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4)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5)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6)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7)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8)极震区:震中附近的地面振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9)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10)建筑场地: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大体相当于。</p><p>1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一、简答题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2.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3.试论述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4.什么是多道抗震防线5.结构耗能减震的原理是什么?6.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7.什么是地震作用和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8.什么是抗震措施?什么是抗震构造措施?二、计算题1. 试按下表计算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并判定场地类别。土层的剪切波速土层厚度2.25.88.24.54.3(m/s)1802002604205302.某高层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楼高50米,群房为框架结构,高18米,主。</p><p>14、第10章框架设计与构造1作为抗震设计的指标,为什么应是双控制条件?答:作为抗震设计的指标,应是双控制条件,使结构能同时满足极限强度和极限变形。这是因为一般结构并不具备足以抵抗强烈地震的强度储备,而是利用结构的弹塑性性能吸收地震能量,以达到抗御强震的目的。2什么是延性结构?什么是截面曲率延性比?如何表示结构的延性?答:(1)如果结构在承载能力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形下,仍能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则称此结构为延性结构。(2)表示截面屈服时的曲率,表示截面极限曲率。截面的塑性变形能力常常用延性比来衡量,即截面曲。</p><p>15、15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天然地震主要有( )与( )。2、地震波传播速度以( )最快,( )次之,( )最慢。3、地震动的三要素:( );( );( )。4、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 )( )( )。5、结构的三个动力特性是:( )( )( )。6、4.求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方法有( )( )( )。7、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 )( )。8、柱轴压比的定义公式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 2、场地类比是根据土。</p><p>16、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习题全集1、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2、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其中a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a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p><p>17、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1、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2)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 (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4)震中:震源在 地表的投影;(5)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6)震源:发生地震的地 方;(7)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8)极震区:震中附近的地面振动最 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9)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 成的曲线;(10)建筑场。</p><p>18、一、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砂土液化: 饱和砂土或粉土的颗粒在强烈地震下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 土本身的渗透系数 较小,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排泄不走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 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 土体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形成犹如液体的现象。 2、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 来确定 3、地震烈度: 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p><p>19、第十六章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多层粘土砖房的抗震构造措施 第三节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第一节 一般规定,一、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 二、底部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 三、内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一、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2.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洞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宽度均匀。 3.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4. 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