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 2.22.2 地图的运用地图的运用 预习案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一、预习目标 1. 在地图认识的基础上。了解地图的运用。二、预习要点二、预习要点 1.了解地图的一些运用。2.学会运用地图。(1)掌握气温的变化及其测定方法。(2)了解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及其规律。(4)了解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及分布的差异。
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p>1、1 2.22.2 地图的运用地图的运用 预习案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一、预习目标 1. 在地图认识的基础上,了解地图的运用,以及学会判别地图上方向,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地 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2.通过对地图的应用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在地图上如何获取信息,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 力。 二、预习要点二、预习要点 1.了解地图的一些运用,知道如何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2.学会运用地图,通过量算地图上距离判断生活中两地之间的距离。 3.根据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查找地理信息,知道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达标练习三、达标练习 1.贝贝是天文。</p><p>2、1 5.35.3 聚落的发展变化聚落的发展变化 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 1.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最适合游牧民族居住的是( ) A B C D 2.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A地形平坦 B交通便利 C自然资源丰富 D水源短缺 3下列有关西亚地理景象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 A当地人身穿长袍,说着英语聊天 B一艘艘油轮往来穿梭于波斯湾中 C水果超市里,摆着诱人的椰枣 D邀数位好友,骑着骆驼,欣赏大漠风光 4.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 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 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 D山。</p><p>3、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4.1 天气和天气预报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能区分与运用“天气”和“气候”的概念。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二、预习要点1.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区别。2. 常用的天气符号。3.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三、达标练习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_______内风雨、冷热、_____等大气状况。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_____的天气平均。</p><p>4、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4.3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一、基础知识1.阳春三月,三明已桃红柳绿,漠河仍冰天雪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A东西跨经度广B南北跨纬度大C地形复杂多样D地势起伏大2.图中降水量坡多于坡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3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造成这两地气候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p><p>5、4.2 气温和降水,七年级上册,(1)掌握气温的变化及其测定方法。 (2)了解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及其规律。 (3)掌握降水、降水量的测定方法及降水的条件、类型。 (4)了解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及分布的差异。 (5)掌握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绘制及应用。 (6)了解等温线图和等降水量线图。,目标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新课导入,四季交替-气温变化,新课导入,气温及其变化,一天中的气温是有变化的,陆地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当地午后 两小时左右,而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日出前后。,如何了解气温的日变化 和年变化?,新课导入,气温及其。</p><p>6、七年级上册,第7章 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1.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 2.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3.运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的重要性。,学习目标,3,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与发展,你能区别国家和地区吗?世界上哪些地方仍属于地区?,国家: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略(干涉)能力的政府领导下,占据一定领土,有组织的实际政治地区。国家一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