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的进步
第16课 教育事业的进步。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教育事业的进步。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就。
教育事业的进步Tag内容描述:<p>1、第15课,教育事业的进步,南阳市第22中王绍,导入,我要上学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摄,苏明娟1983.9.18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旧中国教育概况(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服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在旧中国,文盲占全国人口的90%,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0%,工农子女几乎被剥夺了入学的权利。,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强调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发展中小。</p><p>2、第16课 教育事业的进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教育事业的进步,指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初具规模,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其核心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二、教学目标1、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了解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素质教育,掌握邓小平“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分析:掌握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的意义,认识青年学生。</p><p>3、第16课 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 选择题 1 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 小学教育 B 基础教育 C 中等教育 D 高等教育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党和政府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 明确提出把什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 科技 B 教育 C 文艺 D。</p><p>4、第16课 教育事业的进步 1 简述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成就 记住 义务教育法 的颁布时间并归纳其意义 2 说出 希望工程 的实施及其意义 概述高考制度的恢复和。</p><p>5、第16课 教育事业的进步 学习目标 掌握新中国教育方针 政策及取得的成就 重点 党后政府发展教育的政策 措施及成就 阅读课文做下题 1 成立后 人民政府接管并改造了旧学校 又大量兴办各级新学校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 教育。</p><p>6、第16课 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 旧中国教育概况 为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服务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在旧中国 文盲占全国人口的80 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0 工农子女几乎被剥夺了入学的权利 落后 新中国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