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3.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发展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生的认知发展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体的智力差异 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Tag内容描述:<p>1、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3.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4.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5.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 A.思考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p><p>2、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不定项选择题1(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 )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p><p>3、第二章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认知发展,第一节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信息加工的观点,Life Without Theories,Life With Theories,Piaget认知发展理论,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一、Piaget 采用的研究方法:,对个别儿童在相当自然的情景下观察记录他们对事物处理所表现的智能性反应。,总的看法:,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的形成在生物学上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在心理学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同化和顺应是同一基本适应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儿童的智慧不是单。</p><p>4、第二章 认知发展】一、一个人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的学习活动都属于认知活动;二、认知发展是指一个人进行智力活动并获得相应产物的能力的进步或提高。三、持有阶段性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技能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点上表现出突发性的增长,而在另一些点上却没有变化,即以一种分离的、阶段性的模式发展。在对阶段性发展观点进行比喻时,常用例子“爬楼梯”,即认知的阶段性发展如同人爬楼梯;四、认知发展的连续性过程类似于一个人沿着斜坡向上走逐渐到达更高层面的过程,其中每一个新的进步都建立在前面的发展之上。。</p><p>5、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一),发展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生的认知发展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体的智力差异 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发展概述,发展development指一生中人是如何成长、适应和改变的,主要包括生理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情绪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等 发展的不同方面: 儿童不是成人的雏形。儿童的思维方式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以及所依据的道德和伦理规则等都与成人不同。 一年级小学:举起右手,结果 初中学生面对教师的表扬 有效教学的首要前提之一就是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是怎样思维的以。</p><p>6、教育心理学,第二讲,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一认知发展概述,1认知发展 发展首先是一种变化,是个体身心的有次序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两个特点: 这种变化是相对稳定的,即“质”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向积极方向的。,发展涉及个体身心的方方面面:,与身体、生理的生长成熟有关的生理发展 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能力的形成与变化相联系的认知发展。 涉及人的情感、个性、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个性与社会化发展。,2认知发展与学习,认知发展水平是学习的重要前提 。 认知发展可以通过成熟、学习,或两者的结合得以发生。 在思维和行为方面的那些并非自动发。</p><p>7、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本章主要内容,心理发展概述 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是持续的、渐进的,既包括数量的变化,也包括质的变化;既包括语言和认知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包括个体从出生一直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 狭义的心理发展一般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讨 论,1、从胚胎期到出生有心理现象存在吗?,2、从成年。</p><p>8、本章要求:(1)掌握知觉、记忆、思维等概念; (2)掌握知觉的特征; (3)掌握影响遗忘的因素及有效复习的方法; (4)理解掌握概念的途径。 本章重点:知觉的特征、遗忘及其原因、概念掌握的途径 本章难点: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如何进行有效复习;如何 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 本章课时:4课时,第二章 认识及其发展,第一节 知觉与观察,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注意两点: (1)它是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 (2)它是整体性反映。,二、观察及观察力的培养 (一)。</p><p>9、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 食品工程学院 邰欣欣,第一节 学生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岁、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岁-11、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p><p>10、Educational psychology,第二章 学生心理,本章核心思想,个体差异与教学,个性发展,心理发展的含义 出生成熟衰老死亡(心理变化)。 学习准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的学习准备、横向的学习准备。,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上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关键期,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鸟类的自然属性时,。</p><p>11、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目的与基本要点】 1理解心理发展的概念及其一般规律性特点; 2理解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即与遗传、环境、教育等的相互关系; 3.把握儿童特别是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规律,达到自觉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目的。,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及其特征】 通常所说的【发展】包括两个意思: 一个是指【广义的发展】,即心理的发生起源问题,指心理的“从无到有”(动物与人种系演进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另一个是【狭义的发展】,即心理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指心理的从简到繁”(人的个体。</p><p>12、心理学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1节 注意 1、 注意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分类:(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p><p>13、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1节 心理发展概述 1、 个体的心理发展 (1) 心理发展及人生全程发展 1. 心理发展的感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 人生。</p><p>14、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个体的心理发展1、心理发展的概念(了解)2、人生全程发展及3观点(了解)01乳儿期13婴儿期36、7幼儿期或学龄前期6、711、12童年期或学龄初期11、1214、15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4、1525青年期2565成年期65岁以后老年期3、个体心理发展的一。</p><p>15、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 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 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 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注意 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