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复习
组织和细胞的 适应、损伤与修复。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细胞和组织的变性 细胞和组织的坏死 细胞和组织的修复。细胞和组织发生损伤。细胞和组织对各种刺激因子和环境改变作出应答反应。改变其代谢、功能、结构的过程。充血是指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充血是指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引起不同程度病理损害的过程。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Tag内容描述:<p>1、组织和细胞的 适应、损伤与修复,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细胞和组织的变性 细胞和组织的坏死 细胞和组织的修复,内 容,概 述,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因素的影响,作出应答反应,超过其耐受程度时,细胞和组织发生损伤。 适应:细胞和组织对各种刺激因子和环境改变作出应答反应,改变其代谢、功能、结构的过程。是一项基本的生物学属性。 损伤: 损伤因子作用超过细胞和组织的适应能力,引起细胞和组织结构、功能的损害。分可复性损伤和不可复性损伤。,适应 细胞,正常细胞,可逆性损伤的细胞,死亡 细胞,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坏死,。</p><p>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性,局部性,局部循环血量异常,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血管内成分逸出,充血、淤血、贫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出血,休克、心力衰竭,一、局部充血,充血是指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一、动脉性充血,指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亦称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1.原因,生理性充血 运动时横纹肌充血 餐后胃肠黏膜充血 激动时颈面部充血 病理性充血 炎症性充血过敏反应 减压后充血大量放腹水,2.病变和后果,原因:,二、静脉性充血,指局部组织或器官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p><p>3、Infection and Immunity of virus,病毒感染与免疫,一、病毒的感染,病毒以一定的方式侵入宿主后,在宿主的易感细胞中进行复制和基因表达,并在宿主机体中进一步扩散,引起不同程度病理损害的过程,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病毒性疾病(viral disease),一、病毒的致病作用,病毒感染的传染源 病毒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类型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主要传染源包括病人、隐性感染者和慢性感染者;动物源性病毒感染人,(一)、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二)、病毒的传播方式,1、水平传播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 通过。</p><p>4、肝炎病毒,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已知的甲、乙、丙、丁、戊、庚及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生,其中尤以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流行情况严重。 仅乙肝病毒携带者以达1.2亿之多。可以说,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与戊型肝炎病毒由消化道传播,引起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肝炎或慢性携带者。 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由输血、血制品或注射器污染而传播,除引起急性肝炎外,可致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及肝癌相关。 丁型肝炎病毒为一种缺陷病毒 庚型肝炎病毒(HGV) TT。</p><p>5、第三篇 病理学基础,温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郑绿珍,研究对象不同,患病机体,正常机体,研究角度不同,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第十一章 疾病概论 Introduction to disease,一 、概念,疾病,健康,亚健康,衰老,健康(health),单纯“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躯 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全良好状态。,阴阳平衡,天人相应,亚健康(sub-health) 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检查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不适的症状的一种。</p><p>6、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性,局部性,局部循环血量异常,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血管内成分逸出,充血、淤血、贫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出血,休克、心力衰竭,一、局部充血,充血是指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一、动脉性充血,指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亦称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1.原因,生理性充血 运动时横纹肌充血 餐后胃肠黏膜充血 激动时颈面部充血 病理性充血 炎症性充血过敏反应 减压后充血大量放腹水,2.病变和后果,原因:,二、静脉性充血,指局部组织或器官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p><p>7、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性,局部性,局部循环血量异常,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血管内成分逸出,充血、淤血、贫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出血,休克、心力衰竭,一、局部充血,充血是指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一、动脉性充血,指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亦称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1.原因,生理性充血 运动时横纹肌充血 餐后胃肠黏膜充血 激动时颈面部充血 病理性充血 炎症性充血过敏反应 减压后充血大量放腹水,2.病变和后果,原因:,二、静脉性充血,指局部组织或器官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p><p>8、6/11/2019,(fever),发 热,温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宋张娟,6/11/2019,Question?,什么是发热? 发热有哪些感觉? 发热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发热对身体是否只有弊没有利。 发热了该怎么办?,6/11/2019,体温升高,概 述,6/11/2019,生理性体温升高: 下午、剧烈运动 餐后、 高温环境、 经前期妊娠,1,偏高,6/11/2019,6/11/2019,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6/11/2019,6/11/2019,正常体温:,口测法:36.337.2 较准确,易发生交叉感染 肛测法:36.537.7 小儿与神志不清者用 腋测法:3637 安全方便,6/11/2019,6/11/2019,调节方式,体温 调节,高级中枢:。</p><p>9、病原生物学基础p271,黄慧聪 86689860;7A227 E-mail: wenzhouhhcsina.com,基础医学概论二,第四章 微生物,细 菌,2.细菌特殊结构种类及意义,教学目的与要求:,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微生物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镜/电镜放大后才可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特点,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 繁殖迅速 分布广泛 容易变异 种类繁多 与人类关系密切,微生物的种类,非细胞型: 病毒 原核细胞型: 细菌、支原体、衣原 体、螺旋体、立克次 体、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 真菌,非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病毒和朊粒,原核细胞型微。</p><p>10、精品文档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 1 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 骨膜和骨髓构成 2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的几本构造包括关节面 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3 躯干骨的组成 躯干骨包括椎骨 肋骨和胸骨三部分 4 脑颅诸骨的名称 上 下肢骨组成名称 脑颅骨共八块 包括成对的颞骨和顶骨 单块的额骨 筛骨 蝶骨和枕骨 上肢骨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两部分 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包括臂骨 肱骨 前臂骨 桡骨和尺骨。</p><p>11、人体寄生虫学总论,基础医学概论,主讲:秦茜,学习目标,掌握概念:寄生、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 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 了解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及防治原则,一.概述,人体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联合国开发计划属、世界银行、WHO重点防治的五种寄生虫病: 疟。</p><p>12、抗原 抗体,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 秦茜,概 念,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效应性T淋巴细胞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体内或体外)的物质。,特 性,(1)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 (产生抗体和效应性T细胞)。 (2) 抗原性(immunoreactivety): 能与抗体或效应性T细胞发生特异性 结合的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