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变迁。第四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考点一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第十六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Tag内容描述:<p>1、主题八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知识梳理 1基本线索: 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 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 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 (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洋务派与顽固派 论战。 (2)特点: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显 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p><p>2、专题三近代中国的变迁第四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高考考纲聚焦】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师夷长技”的主张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主干知识回扣】一、“师夷长技”的主张(1)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向国内介绍。</p><p>3、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考点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开眼看世界”(19世纪四五十年代)(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2)代表:林则徐、魏源。(3)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4)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5)影响:引导中国人关注世界形势。2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3)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主张:自强、求富。(5)作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6)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维新思潮(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洋务运动开展。</p><p>4、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考点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开眼看世界”(19世纪四五十年代)(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2)代表:林则徐、魏源。(3)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4)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5)影响:引导中国人关注世界形势。2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3)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主张:自强、求富。(5)作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6)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维新思潮(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洋务运动开展。</p><p>5、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创设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原有。</p><p>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8黑龙江哈三中二模)上海租界当局制定的法规,均采用“章程”称谓,如,公共租界的工部书信馆章程(1893年)每一款都有款标,款下按条排列。中国传统法典中,法规多称“律”“刑统”“令”“敕”“制”等,只有条,无明确款。据此可知,租界法规()A.促进西方近代法制与中国传统法律融合B.为中国法制近代化树立语言与结构规范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法律基础与审判制度D.提供了租界各领域进行自治的法律依据解析:B材料反映的是。</p><p>7、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经典力学1背景: 运动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伽利略(1)成就:发现了 等物理学定律。(2)意义: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 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牛顿(1)成就:1687年,出版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2)特征:以 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3)意义:创立了 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二、相对论的创立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p><p>8、第17讲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原因 (1) _________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2)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_____________产品。 2表现 (1)洋纱取代土纱: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___”与“___”分离。 (2)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___”与“___”分离。 (3)日益商品化: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鸦片战争,农副土特,纺,织,织,耕,3影响 (1)瓦解着中国社会的__________,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 (2)为资本主义产生准备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条件。,自然经济,1.背景 ______________后,清政府陷入内忧外患的窘境。 2目的 。</p><p>9、第十六单元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通信设备等产量增长迅速。这反映了()A.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主导B.传统产业出现较大退步C.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D.“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2.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在60年里创作了多种三毛形象(如下表),对下表理解正确的是()1935年1946年1947年1958年1977年1978年1985年流浪儿童三毛形象三毛从军记系列漫画三毛流浪记漫画三毛流浪记电影三毛学雷锋系列漫画三毛爱。</p><p>10、专题八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提升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云南昆明高三质检1899年,美国向各国提出有关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各国对他国在中国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内的通商口岸、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这一政策()A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B保障了美国对华侵略取得优势地位C必然得到列强比较广泛的赞同支持 D扩大了美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租借地22018安徽宣城高三二。</p><p>1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八 考点综述,本专题主要包括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的重大历史事件。近代主要侵华战争的特点与影响、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及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史实等,是本专题命题考查的重要知识点。,专题八 专题备考引擎,考向预测 (1)命题仍会运用新情境、新材料设计考查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中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背景、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理解。 (2)高考可能运用新史观对中华民族独立复兴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从爱国主义角度命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新评价。</p><p>12、1,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3,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认识: 三个层面:器物制度思想文化,4,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1)从背景上看,被动性 (2)从过程上看,渐进性和曲折性 (3)从成员上看,广泛性 (4)从内容上看,全面性 (5)从影响上看,进步性,5,(2011江苏)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p><p>13、第30讲 近现代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影响1孙中山学习苏俄的侧重点2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3毛泽东思想抗战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4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5综合6一、选择题1.(2017湖南永州模拟)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变法维新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社会主义解析:B“民道”指人民主权的民主共和制度,“天道”指。</p><p>14、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讲授者:吕准能,2010届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列强入侵下的屈辱 民族危机中的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专题知识链接,必修政治史专题一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专题三的近代民主革命;必修经济史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专题二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四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六的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必修文化史专题三的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战争模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模块的孙中山、毛泽东;改革模块的戊戌变法。,1840,1856,1911,1900,1931,1945,1894,鸦。</p><p>15、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内容索引,知识点一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知识点二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堂检测 达标训练 巩固反馈,知识点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壹,知识点一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日军侵华 1931年,制造 ,拉开了大规模武装侵华的序幕,南京国民政府实行 “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华北地区也日趋殖民化。,九一八事变,不抵。</p><p>16、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二,三,四,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2)经过: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 从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一,二,三,。</p><p>17、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特点、共同之处及影响 1第一阶段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 (1)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坚船利炮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观。 (2。</p><p>18、学案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 甲午中日战争 1 背景 1 19世纪后期 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