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
在2012年全国卷中。在2012年全国卷中。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突出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一、选择题(共12小题。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视角1 历史趋势——列强侵华影响下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Tag内容描述:<p>1、专题整合与演练(二),视角一 历史图册历史知识中的地理方位考查 精要点拨 历史图册是历史教材之外的重要学习依据,对历史事件、人物等历史知识中的地理方位考查是浙江选考出题的重要组成。 演练1 “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观察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革命党人在处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C.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迁到,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是上海,是南京,是武汉,是广州。南京不属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p><p>2、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2017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模拟四)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汉族督抚数量增加,满族督抚数量减少,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主要背景是()A鸦片战争后国内民族矛盾缓和B洋务运动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C八旗军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湘军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神勇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之后民族矛盾变得日益激化而非逐渐缓和,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的中心主要是在地方,其并没有获得除总理衙门之外的中央支持,故B项错误;湘军表现神勇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军而。</p><p>3、第4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考纲卷别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考情分析全国卷2013辛亥革命本讲在教材中着墨较多,但在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中命题出现率很低。对太平天国的考查偏重于农民运动的局限性;辛亥革命则从现代化的角度进行命题。在2012年全国卷中,引用学术成果,设计了“冲击反应”模式试题。在学习中可以适当补充北洋军阀的相关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全国卷全国卷全国卷2012“冲击反应”模式;2011太平天国运动(2013高考全国卷)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p><p>4、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和地主阶级沉重剥削人民,阶级矛盾尖锐。(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特别提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2过程爆发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定都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全盛北伐、西征、天京突围的战斗,进入军事全盛时期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p><p>5、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于新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制定新方案:资政新篇。(3)承担新任务:反封建、反侵略。(4)面临新敌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5)属于新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2.全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1)“倡导社会改革”太平天国主张土地公有,财产平均分配;又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会陋习。(2)“播下革命种子”太平天国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3)“汉人势力抬头”清廷依靠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平定太平天国,他们都被封为地方总督或巡抚,自此汉人势力上。</p><p>6、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于新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制定新方案:资政新篇。(3)承担新任务:反封建、反侵略。(4)面临新敌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5)属于新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2.全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1)“倡导社会改革”太平天国主张土地公有,财产平均分配;又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会陋习。(2)“播下革命种子”太平天国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3)“汉人势力抬头”清廷依靠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平定太平天国,他们都被封为地方总督或巡抚,自此汉人势力上。</p><p>7、第4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考纲卷别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考情分析全国卷2013辛亥革命本讲在教材中着墨较多,但在近几年的新课标全国卷中命题出现率很低。对太平天国的考查偏重于农民运动的局限性;辛亥革命则从现代化的角度进行命题。在2012年全国卷中,引用学术成果,设计了“冲击反应”模式试题。在学习中可以适当补充北洋军阀的相关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全国卷全国卷全国卷2012“冲击反应”模式;2011太平天国运动(2013高考全国卷)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p><p>8、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据此,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B“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严重经济依赖D“向中国出售。</p><p>9、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2-,命题特点,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近年高考对本讲的考查力度较小,属于“冷点”。 2.从社会热点看,通过国家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诠释辛亥革命的历史,弘扬了辛亥革命的精神,构筑了两岸交流的平台,保存和传播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 3.从预测角度看,通过新情境的设置,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突出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3-,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 晚清历史的近代化趋向 (2013课标全国,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p><p>10、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名师导语1931年9月1945年8月,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开始,逐步形成以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陕甘宁边区政策、国民党维护一党专制、日本的经济掠夺、国民党政府的抗战举措意图、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共“七大”的主张等。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抗日战争的内容及影响、中共的抗日主。</p><p>11、专题提升练(二)(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陕西榆林模拟)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说自己的著作之所以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关重要解析由于英国商品在中国没有取得巨大的收益,故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贸易逆差。</p><p>12、专题提升课(二)宏观知识再构建常考问题再加强视角1历史趋势列强侵华影响下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知识点拨】 近代列强的侵华,是攫取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等主权、剥夺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与侵略等权利的过程,是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过程,客观上也是中国社会由闭关锁国逐步走向开放的过程。列强侵华的一系列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客观上促使中国人民逐步觉醒。【考题例证1】 (2015山东文综,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p><p>13、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新民主主义革命。,名师导语,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是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北伐战争成为这一时期革命潮流的顶点。从近五年全国卷考查情况来看,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如2018年全国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特征(如2015年全国卷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从新高考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要求来看,五四运动蕴含的爱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大革。</p><p>14、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 1背景: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 2经过 (1)初期: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 (2)后期:从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