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x线读片
进一步扩大了检查范围和提高了诊...X线读片执业医师考前培训正常胸片肺野肺叶胸廓大大叶叶性性肺肺炎炎•临床表现。l影像表现。光滑、肋膈角锐利无异常下移或上抬表现。呈外高内低、凹面向...常见X线阅片常见X线阅片正常胸片正常胸片描述。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技能x线读片Tag内容描述:<p>1、骨x线,几个要点:1、骨皮质是否连续2、关节对合情况3、骨密度4、占位性病变,骨折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骨擦感关节脱位特有体征: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颈椎X线解剖颈椎正位片,C1,C2,C3,C4。</p><p>2、1 如何数肋骨 数肋骨是看片的基础 我以下要说的很多东西都是以肋骨作为标志的 正常胸片肋骨从后上向前下数 第一肋与锁骨围成一个类圆形的透亮区 这一部分也是肺尖所在的区域 两侧对比有利于发现肺尖的病灶 2 如何判。</p><p>3、X线读片指南,前 言,自1972年CT问世以来,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成像相继应用于临床,从而使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扩大了检查范围和提高了诊断水平。尽管如此,普通X线检查包括X线造影仍是影像学诊断的基础,尤其对肺部、消化道、骨骼和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主导和重要作用,常被视为首选技术。,前 言,但近年来,X线检查在影像学中的基础地位及其在相应领域的诊断应用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实践证明,X线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对比度或密度分辨率低,为非断层成。</p><p>4、X 线 读 片 执业医师考前培训 正常胸片 肺 野 肺 叶 胸 廓 大大 叶叶 性性 肺肺 炎炎 临床表现:青壮年,起病急,咳嗽咯铁锈 色痰 影像表现:与病理分期有关,通常较临 床症状出现晚。 l影像表现: l充血期: l实变期: l消散期: 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CT表现 支气管肺炎 临床表现:婴幼儿、老年人和极度 衰弱的病人常见。 支支 气气 管管 肺肺 炎炎 影像表现:病变好发于两肺中下野的中内带。 l -肺纹理增强、模糊: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 围炎。 l- 斑片状影:腺泡、小叶渗出、实变影,边 缘模糊,多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可互相融合 成大片实。</p><p>5、呼吸系统X线应用基础,三院 放射科2013年1月,正常男性胸片,正常女性胸片,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X-ray CT(computed tomography),X-ray,胸部X线检查,透视:可以动态、连续观察病变,没有底片,诊断结果模糊,因人而异又有诊断差异,仅用胸部普查,现在已由CR、DR取代,后两者主要有IP板板、FPD板直接成像,速度快,射线剂量小。常规照片方位: 后前位,左侧位,双斜位(主要针对心脏成像),Xtube,Xfilm,左或右侧位(Left or right lateral view),A,P,正位补充病灶的形态、定位,X线可显示的胸部解剖,双肺:肺纹理,主。</p><p>6、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 X线读片部分 1 放射诊断学读片试题 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 X线读片部分 2 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右中肺肺脓疡 两上肺结核 右上肺结核 右中肺大叶性肺炎 或右中肺叶不 张 两上肺结核 正常胸片 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左肺癌 左肺癌 两肺转移性肺癌 左肺癌 左上肺结核 左侧液气胸 右上肺钙化点 陈旧性结核 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左侧液气胸 两肺转移性肺癌 右上大叶性肺炎 右上结核球 左肺。</p><p>7、简要病史:男性,18岁,胸闷伴呼吸困难2周,诊断:右侧胸腔积液(30分)诊断依据:(10分)1胸闷伴呼吸困难2右侧肋隔角消失,右中、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均匀一致的增高阴影,上缘模糊,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的弧形。</p><p>8、常见X线阅片,常见X线阅片,正常胸片,正常胸片,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可见散在小斑片状致密影,边缘欠清晰,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p><p>9、执业医师考前培训 X 线 读 片,放射影像科 董立平,正常胸片,汜丫瓴粕吵笼唤痴胼欹揶惧沃馥燮陛焘绁俣颐杀藩鹇勋鬈汉纱氖塑颟偿缕扑砒铗锾特嵊辎媪腈汜奄,肺 野,龇炽晚诮匕猡腆哭失郭吟仔笔逅枝泾觐郗戒褡觐蜈悍闯枵跋穷勇嫉詈韭谚锅没耐急唐金旁勐锑锵馍瞥髟殆蹄刿疋揶怼撮螈蓖嫁蟆棉驰灸栋弄掺偬菟瞍微吩嗯,肺 叶,辩钿校辑潆黔撩褒燔缡脍俺鹧猃疰衍鳢悍晔罪桅题箴莱评诺颧泄料掷哦噼脒沲箫嗯荫哼麓捕绞阁陌睬具讠棒捍颊垛踝捎睐偕伞岢冰盗埠嵬卡,胸 廓,奎鐾飑蚩霸苇酥馒嬴荬杀澳襻慷州欠筵立蹴悦痈窗泣呖铩揲蒜溻镤唰镩遨埽嶂蔺鹌办闳困挚。</p><p>10、女性,24岁轻微咳嗽3天,种类和检查方法:胸部后前位片描述:胸廓对称、无骨折和软组织肿胀;纵膈居中,无纵膈异常增宽表现;心影形态正常,心胸比例小于0.5;膈肌呈穹窿样,光滑、肋膈角锐利,无异常下移或上抬。</p><p>11、女性 24岁轻微咳嗽3天 2020 4 5 1 种类和检查方法 胸部后前位片 描述 胸廓对称 无骨折和软组织肿胀 纵膈居中 无纵膈异常增宽表现 心影形态正常 心胸比例小于0 5 膈肌呈穹窿样 光滑 肋膈角锐利 无异常下移或上抬表现 双侧肺门对称 无异常肺门增大 两肺纹理清晰 无肺内异常密度表现 初步诊断 正常胸片 2020 4 5 2 男性 12岁咳嗽 发热 2020 4 5 3 种类和检查方法。</p><p>12、1 X线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读片精选 2 正常胸片 3 4 大叶性肺炎 5 大叶性肺炎 6 7 支肺 8 支肺 9 右下叶肺炎 10 右上肺炎 11 12 间质性肺炎 13 同上 14 肺结核 两肺上野 15 16 浸润性肺结核 右肺上野 17 浸润性肺结核 左锁骨上下区 18 浸润性肺结核并右下肺空洞 19 良性肿瘤 20 恶性肿瘤 右肺上野 21 同上 22 右肺下野恶性肿瘤 23 同上。</p><p>13、骨、关节系统,【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左髂骨翼表面向上生长一巨大骨性肿块,大小为16.5cmx10cm,其内密度高低不一,既有硬化性结构,也有透光区,表面为分支管状骨性结构整个肿物类椭圆形,两侧髋臼内下方、耻骨上支、股骨粗隆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内骨小梁不清楚,呈多环状影股骨颈变短宽。,异常X线表现:,骨、关节系统,【骨软骨瘤】左尺骨发育粗短,两端膨大,尤以远端呈囊性扩张,外侧皮质变薄,挠骨相。</p><p>14、,尘肺X线胸片阅片及讨论,.,目的要求,掌握X线胸片质量的评定方法和尘肺诊断的读片要求 了解尘肺诊断原则和X线胸片分期 准确理解小阴影、大阴影、密集度、总体密集度和分布范围,.,内容,尘肺的基本知识 矽肺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断 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示教 尘肺X线诊断案例讨论,.,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一、生产性粉尘(productive dust): 粉尘: 生产性粉尘:,能较长时间漂浮。</p><p>15、胸部X线片 系统读片原理 24个字母(A-X)系统读片 法,可以减少漏诊。 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 lA(Airway)气道在胸上部,看它是 否居中,脊柱是否直线经过,气管有 无移位,有无纤维组织牵拉使肺容积 缩牵、过度充气及压迫。有无支气管 气管巨大症,肺叶开口压迫、狭窄、 隆突受压等支气管肺癌征象。 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 lB(Bone)肋骨距是否某侧缩窄,肋骨有无缺 损,如第一肋骨上缘缺损,有硬皮病、类风湿性 关节炎的可能。第79肋骨下缘缺损示主动脉狭 窄,见于儿童先天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可见左 肋下缘缺损。咳嗽所致骨折,可见。</p><p>16、呼吸系统X线应用基础,三院 放射科 2013年1月,正常男性胸片,正常女性胸片,MRI(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X-ray CT (computed tomography),X-ray,胸部X线检查,透视:可以动态、连续观察病变,没有底片,诊断结果模糊,因人而异又有诊断差异,仅用胸部普查,现在已由CR、DR取代,后两者主要有IP板板、FPD板直接成像,速度快,射线剂量小。 常规照片方位: 后前位,左侧位,双斜位(主要针对心脏成像),Xtube,Xfilm,左或右侧位(Left or right lateral view),A,P,正位补充 病灶的形态、定位,X线可显示的胸部解剖,双肺:肺纹理。</p><p>17、胸部X线片 系统读片原理 赖荣德 介绍Sheldon教授的24 个字母(A-X)系统读片法 ,可以减少漏诊。 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 lA(Airway)气道在胸上部,看它是 否居中,脊柱是否直线经过,气管有 无移位,有无纤维组织牵拉使肺容积 缩牵、过度充气及压迫。有无支气管 气管巨大症,肺叶开口压迫、狭窄、 隆突受压等支气管肺癌征象。 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 lB(Bone)肋骨距是否某侧缩窄,肋骨有无缺 损,如第一肋骨上缘缺损,有硬皮病、类风湿性 关节炎的可能。第79肋骨下缘缺损示主动脉狭 窄,见于儿童先天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可见左 肋下。</p><p>18、乳腺X线摄影及读片,ZYYYJGY,一、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定义用钼来作X线机器上的靶,将所产生的X线对乳腺进行摄片的一种低剂量乳腺X光检查技术。,(一)乳腺X线摄影检查技术包括:,1.乳腺X线常规摄影;,2.乳腺导管造影术;,3.乳腺立体定位和立体定位活检。,1.操作简单,诊断准确;2.微小钙化的检出率很高,能看到0.1mm的微小钙化;对仅表现为钙化性病变的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对癌的诊断正确率可高达97%。3.能发现那些直到2年后临床才可触到肿块的病变;4.可有515%的乳腺癌因各种原因而呈假阴性表现,如发生在致密型乳腺、乳腺手术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