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的诊治 1 . 定义 脂肪肝是由各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 肪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果糖 1. NAFLD概念 &#223。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 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10年回顾 范建高 *1www.chzfg.com 学组成立背景 l进入21世纪。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
酒精性脂肪肝Tag内容描述:<p>1、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的诊治 1 . 定义 脂肪肝是由各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 肪变性。 脂肪肝是一个病理学定义,是指肝脏弥漫性 脂肪浸润 临床上所说的“脂肪肝“,即脂肪性肝病,依 据病因可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两大类;依据 其他临床,生化,影像学和病理可分为单纯性 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 2 . 脂肪性肝病的命名 组织学命名 1. 脂肪肝(分级) 2. 脂肪性肝炎(1)分级:坏死炎症活动度 (2)分期:纤维化程度 临床相关因素 酒精 胰岛素抵抗 药物 脂质代谢紊乱 中毒 减重 特发性 3 . 流行病学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p><p>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果糖 1. NAFLD概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乙醇和其他明确的 肝损伤因素所致、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 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变、脂肪性肝炎、肝 硬化,是常见的慢性肝病,严重危害着人 们的健康。 2. NAFLD发病情况 NAFLD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一种表 现形式,在II型糖尿病的患者中脂肪肝的发 病率接近50%,而在肥胖人群中则达到了 76% - 90%;脂肪性肝炎在肥胖人群中的发 病率约35%,而在病态肥胖同时兼患糖尿病 的患者中几乎为10。</p><p>3、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 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10年回顾 范建高 *1www.chzfg.com 学组成立背景 l进入21世纪,原“肝炎学组、肝纤维化学组 、肝癌学组”不能满足相关学术需求 l曾民德、范建高、袁平戈等教授积极倡导 l庄辉、王宝恩、贾继东、王泰玲等教授理解 、支持和帮助 l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于2001年7月同意成 立“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 Date2www.chzfg.com 第一届学组成员(2001-2003) l组长:曾民德 l秘书:范建高,袁平戈 l组员:牛俊奇,王炳元,王泰玲,厉有名 庄 辉,陈成伟,陆伦根,沈 薇 尚 佳,袁 农,秦成勇,贾继东 戴 。</p><p>4、新版新版中国非酒精性脂肪中国非酒精性脂肪 肝病诊疗指南肝病诊疗指南解读解读 前言 n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非酒精性脂肪性 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命名和定义 n脂肪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但很多人认 识有误区,认为无所谓。实际肝脏是一个强大脂 肪贮存库,它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 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引起人们对脂肪 性肝病高度重视和重新认识。 n2002年,美国肝病学会召开了脂肪性肝病的命名 研。</p><p>5、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知识讲解,北京京科肝泰医院,演讲者简介,重庆骑士医院肝病诊疗中心刘怀祥主任,脂肪肝诊治中心主任,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 中华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副组长 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国际消化病学杂志、肝脏等杂志编委 Nutritio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J Human Hypertension, 中华医学、中华消化、中华传染病、中华内分泌代谢等杂志审稿专家 主编脂肪肝、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诊疗进展等专著,临床诊断标准,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p><p>6、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目前已经出现超越病毒性肝病的趋势,是二十一世纪肝病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非酒精性脂肪肝对动脉硬化的意义强于对肝硬化的意义 非酒精性脂肪肝已成为消化、内分泌、营养、心血管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非酒精性脂肪肝并非良性病变!,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被忽视,方法:420例社区确诊的脂肪肝平均随访5年,累计3192人年,其中男性231例,入选时平均49岁,8例有肝硬化。 结果:新发13例肝硬化,13例肝病并发症,1例肝移植;91例糖尿病、96例血脂紊乱、94例高血压。 53例(12.6%)死亡,其中恶性肿瘤15例,冠心病13例,肝病。</p><p>7、西安都市医院肝病科,中重度酒精性脂肪肝,饮酒,酒文化,1,酒水的成份,水 乙醇(酒精) 有机酸 高级醇 甲醇 醛类,糖类 甘油 氰化物 铅 其他,酗酒与肝脏,肝脏是受酗酒危害最深的一个器官。吸收入血循 环中的大多数乙醇是在肝内降解处理的。由于酒精的卡路里(热量)值很高,因而肝细胞会放弃其它对机体举足轻重的营养物质,而专门从事酒精的代谢,这会造成营养不良症。,酒精性肝病的易感因素,饮酒习惯 营养状态 性别 感染 遗传和基因,饮酒习惯,酒精摄入量 日均酒精消耗量40 g 且5 年,则ALD 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不同的酒精饮料 单饮葡萄酒者比。</p><p>8、临床综述:非酒精性脂肪肝2015-06-26 07:35来源:丁香园作者:Lynne字体大小-|+一、概述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其流行率约为 25%-40%,与肥胖和糖尿病呈同步增长。如何识别共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的患者非常重要,但对于如此庞大的 NAFLD 患者群体进行肝活检并不现实。关于非酒精性肝病的 描述最早见于 1980 年,根据组织学将其分为两类:1. 非酒精性肝病,包括独立的脂肪变性伴随或者不伴随轻度的非特异性炎症。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前者最大的差别在于出现肝细胞损伤甚至纤维化。</p><p>9、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胶囊(水林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对照组予以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TC、TG及肝脏彩超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进行观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及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及超声影像方面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水飞蓟宾胶囊(水林。</p><p>10、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有代谢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难以解释的肝酶异常(血清ALT和GGT持续轻至中度升高); 存在体重增长迅速、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病等危险因素。 无饮酒史或每周饮酒折含乙醇量140g; 除外药物、毒物、感染、或其他可识别的外源性因素导致的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B超诊断依据,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高于脾脏和肾脏),远场回声衰减; 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晰; 肝。</p><p>11、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位常见肝病,是二十一世纪肝病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对于脂肪肝的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脂肪肝已成为消化、内分泌、营养、心血管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脂肪肝的基本概念,狭义的定义 肝内甘油三酯储积肝脏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变,称为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 FLD),简称脂肪肝。,脂肪肝的基本概念,广义的定义 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广谱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全。</p><p>12、酒文化,1,酒水的成份,水 乙醇(酒精) 有机酸 高级醇 甲醇 醛类,糖类 甘油 氰化物 铅 其他,酗酒与肝脏,肝脏是受酗酒危害最深的一个器官。吸收入血循 环中的大多数乙醇是在肝内降解处理的。由于酒精的卡路里(热量)值很高,因而肝细胞会放弃其它对机体举足轻重的营养物质,而专门从事酒精的代谢,这会造成营养不良症。,酒精性肝病的易感因素,饮酒习惯 营养状态 性别 感染 遗传和基因,饮酒习惯,酒精摄入量 日均酒精消耗量40 g 且5 年,则ALD 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不同的酒精饮料 单饮葡萄酒者比饮啤酒和白酒者发生酒精性肝硬化的危险性要小得。</p><p>13、酒精肝与脂肪肝的区别什么是酒精肝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疾病。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过量饮酒,大量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直接或者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