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编号:26502979]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1、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分子和原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标。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Tag内容描述:<p>1、分子和原子 培训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特性。 2、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低粒子。 3.可以利用分子的观点来说明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周围的物质、实验现象,获取信息,利用想象力类比、分析归纳法等处理信息。 2.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与他人合作,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推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等。</p><p>2、分子和原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通过本课题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p><p>3、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教学分析: 、教材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课题1。 、教材的地位和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学生继续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化学。</p><p>4、3.1 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p><p>5、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利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日常生活现象。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建立“世界是物质。</p>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