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一、单元教材概览 二、单元目标聚焦 三、重点、难点扫描 四、单元学情分析 五、实验与活动分析 六、单元课时分配 七、单元教学建议 八、单元评价建议。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的组成。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Tag内容描述:<p>1、黄河在哭泣! 针对目前中国水资源特点,为了改 变我国水资源紧张现状,你有何良策? 小组讨论: 阅读:南水北调工程 瑞安水资源现状如何? 你了解 吗? 哭泣的河流 六十年代,掏米洗菜;七十年代, 洗衣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 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如今,刷刷 马桶盖 1、你有对水造成污染吗? 美丽的山水 2、你认为水污染还有其它原因吗? 试谈谈你对水的污染的了解。 1、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 2、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 3、农业废水中含有化肥、农药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3、被污染的水你敢喝吗? 许多地方的自来水 是从河水净化而。</p><p>2、5.2.2物质的组成表示化学式 九年级 在我们的实验室中有许多化学药品,如何书写它们的化学式 ,如何计算某种元素的含量,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查出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 ; O ; C 。 2、从水的化学式H2O,可以看出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个氢原子 和______个氧原子构成。同样一个尿素 CO(NH2)2 分子由哪些原 子构成? 3、你能否求出 H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用Mr表示 ) 例题: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N2 的相对分子质量= Cu(OH)2。</p><p>3、5.2.1物质的组成表示化学式 九年级 NaHCO3 H2O 在生活中许多的物品上都标有化学式 ,什么是化学式,它的意义是什么? 教学目标 1、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氧气_______,(2)水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_,(4 )氮气_________,(5)四氧化三铁_______, 3、化学式H2O的意义有:(1)表示________,(2)表示________ ,(3)表示_________,(4)表示________________。 4、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例如NaCl 读作_____________,有时还要。</p><p>4、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 1初步学会制取CO2的 原理 装置 步骤 2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 的思路及方法 木炭燃烧可以得到二氧 化碳,这种方法能用于实验 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吗? 不纯净又难收集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药 品 化学方程式 石灰石 (大理石) 稀盐酸 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 CaCO3 HCl、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问题: 不能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制得的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制得的 二氧化碳气体不纯)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或碳酸钠(反应速度反应速度 太快,不利于收集)太快,不。</p><p>5、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O2,CO,二氧化碳分子,一氧化碳分子,结论:,观察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分子区别在哪里?,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不同,物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元素相同,猜猜看: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是否相同呢?,猜猜看: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物质吗?,(一)、二氧化碳,1.通常情况下是 色 味的气体,一.物理性质:,无 无,2.密度比空气,大,标准状况下, CO2密度为1.977g/L,空气。</p><p>6、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会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走到花丛中,你闻到了花香。,在这里,你又感觉到了什么气味?,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实验3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实验31】,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间后才扩散均匀。,品红是由极小的微粒构成的。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小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一、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p><p>7、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单元备课参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一、单元教材概览 二、单元目标聚焦 三、重点、难点扫描 四、单元学情分析 五、实验与活动分析 六、单元课时分配 七、单元教学建议 八、单元评价建议,一、单元教材概览,(一)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化学方程式,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二)本单元内容与新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式,(三)本单元与其它单元的联系,基础,运用,依据,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基础,(四)本单元各课题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p><p>8、想一想,以上的“钙”、“锌” 指的是什么?,缺“钙”吃什么好?,知识回顾,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关元素的知识:,1.水的电解说明水是由 组成;,氧、氢元素,2. 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4.单质是由 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是由 组成的纯净物;,3.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 种元素;,100多,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什么是元素?,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课时目标,1、记住元素的概念 2、记住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3、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 4、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5、了解元素周期表反馈的信息。,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怪。</p><p>9、课题3制取氧气,经典例题,【例】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p><p>10、1,目标导学,随堂检测,课后作业,课题1爱护水资源,导学导练,化学用语天天练,2,目标导学,3,画出以下离子的符号并画出离子结构示意图:氧离子:氟离子:钠离子:镁离子:,化学用语天天练,4,导学导练,知识点1.人类拥有的。</p><p>11、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p><p>12、课题3制取氧气 第1课时制取氧气的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 认识分解反应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 实。</p><p>13、1 绪言 第一单元 复习课 2 知识网络 3 考点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1 2016重庆 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汗水的挥发B 蛋白质的水解C 葡萄糖的氧化D 油脂的消化吸收 2 2016兰州 下列四个短语中 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