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氧气
猜谜语 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题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信息。收集气体的方法及集气瓶的放置方法是由气体的性质 交流共享 水。1. 加强学生对氧气主要性质和用途的理解。1. 加强学生对氧气主要性质和用途的理解。3.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二、氧气的性质。课题3 制取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九年级化学氧气Tag内容描述:<p>1、课题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汤庄初级中学:郭晓宇 一物真奇妙, 虽说不燃烧,燃烧离不了, 登高潜水都需要, 急救病人有功劳, 植物制造它, 没它活不了。 猜谜语 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题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信息: 决定的,排水法是收集气体的一种方法,即将集气瓶装满 集气瓶的放置方法有两种: 收集气体的方法及集气瓶的放置方法是由气体的性质 交流共享 水,用气体将水排出来 ,达到收集气体的目的。 口向下,倒放在桌面上。 一种是集气瓶口向上,正放在桌面上;一种是集气瓶 已知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能否 用排水法。</p><p>2、课题 : 氧气的性质与制备【课型】 复习课【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1. 加强学生对氧气主要性质和用途的理解。2. 形成结构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认识。3.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学会如何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生动手操作中,提高实验能力。2、在学生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过程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互助的情感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与制备。【教学难点】 形成知识规律,并能初步运用。【教学方法】 对比归纳法、问题引导法、实验探究等。【教学手。</p><p>3、初中化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氧气的性质与制备【学习要求】1. 加强学生对氧气主要性质和用途的理解。2. 形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认识。3.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学会如何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重点】 形成知识规律,并能初步运用。一、自习反馈二、氧气的性质:1、情景探讨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一起两辆货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导致其中一辆槽罐车上的液氯(Cl2)大面积泄漏,造成公路旁居住村民重大伤亡。在事故现场可以看到地面上方有大量的黄绿色气体,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消防人员戴着防。</p><p>4、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供给呼吸,O2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很多重要的用途。那么,在工业上怎样制得氧气呢?在实验室中我们又如何制得氧气呢?,实验室制取气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反应原理,二、仪器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三、收集方法,四、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五、检验方法,分解过氧化氢(H2O2) 加热氯酸钾(KClO3) 加热高锰酸钾(KMnO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步骤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现 象。</p><p>5、第一节 认识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三、氧气的用途,点击图片。</p><p>6、第一章 空气 氧,第一节 空气,调 节 气 候 生 命 支 柱,瑞典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同时对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英国化学家,自学成才的气体化学大师。,法国化学家,他建立料燃烧理论,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新体系,开创了化学发展新纪元。,空气成分的简单测定,( 1 ),( 2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一、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氧气(O2) 21,氮气(N2) 78,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这些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又叫 惰性气体,一般说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空气的密度为 1。</p><p>7、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每小题2分 共20分 下列含氧化合物 不需要加热就能够直接产生O2的是 A H2O2 B MnO2 C KMnO4 D KClO3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不溶于水 B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C 不加二氧化锰 氯酸钾受热不会生成氧气 D 氧气可用来急救病人 3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 如果不加二氧化锰 其结果是 不能产生氧气 生成氧。</p><p>8、1 氧气教案 班级: xxxxx 学号:xx 姓名: xx 成绩: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 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