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15.4电阻的串联和并
1.5A5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欧姆定律已具备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关系的认知。
九年级物理全册15.4电阻的串联和并Tag内容描述:<p>1、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一、夯实基础1.如图所示电路,若要使R1、R2串联,则()A闭合S1、S3、S2B闭合S1、S2、断开S3C只闭合S3D只闭合S12.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1.5A 50”的字样,当它与一个阻值为30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整个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范围为()A030 B050 C080 D30803.两个等值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3,若将它们串联起来,总电阻是()A3 B6 C9 D12 4.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1.5A50”的字样,当它与一个阻值为30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整个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范围为()A30-80 B0-80 C0-50 D0-30二、能力提升5.有两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着。</p><p>2、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4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重 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 点 用“等效替代。</p><p>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欧姆定律,已具备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关系的认知。但学生对“等效替代”还比较陌生,不理解电学中“等效”的意义;同时,初中学生较少经历“理论推 导”的模式。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有效的引导,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p><p>4、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p><p>5、第4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阻间的关系。 能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进行综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在应用欧姆定律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中,体会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阻间的关系 难。</p><p>6、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欧姆定律,已具备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关系的认知。但学生对“等效替代”还比较陌生,不理解电学中“等效”的意义;同时,初中学生较少经历“理论推 导”的模式。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有效的引导,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p><p>7、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基础训练知识点1 电阻的串联1.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则绘出的U-I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及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不变,R为电阻箱。闭合开关S,第一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第二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第一次的两倍时,电压表示数变为12V;第三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增大20,电压表的示数变为9V。则电源电压U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A.18V 36 B.18V 12 C.20V 。</p><p>8、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班级:________组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欧姆定律。学会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伏安法”也是电学的基本实验方法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重难点预测。</p><p>9、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 课题名称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 三维目标 *1、知道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并联电阻的关系; *2、了解等效替代思想,并通过实验,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 *3、能利用欧姆定律及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目标 利用欧姆定律及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目标 利用欧姆定律及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导入示。</p><p>10、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 课题名称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 三维目标 *1、知道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并联电阻的关系; *2、了解等效替代思想,并通过实验,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 *3、能利用欧姆定律及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目标 知道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并联电阻的关系 难点目标 利用欧姆定律及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导入示标 前面我们已经学。</p><p>11、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指导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会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在实验中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电阻这间的“等效代替”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主动进行交流与讨论,能用等效代替的方法学习物理知识,会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把物理。</p><p>1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学目标 1、 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理解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学重点 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各个电阻的关系 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各个电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论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各个电阻的关系 理论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各个电阻关系 教材分析与 教法设想 实验与理论推导相结合。</p><p>1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欧姆定律,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2.公式:,3.变形公式:,U=IR,复习:,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R1=20,两个电阻串联。</p><p>1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时 间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课时 课 题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 学 设 计 教。</p><p>15、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十五章第四节 2 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清楚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变大 并能利用前面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推导电阻的关系 3 自学指导1 1 阅读课本P107 P109的内容 2 利用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电阻。</p><p>16、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时 间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课时 课 题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 学 设 计 教。</p><p>17、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一,二,一,二,1,2,3,4,5,6,答案,1,2,3,4,5,6,答案,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1,2,3,4,5,6,答案,解析,1,2,3,4,5,6,答案。</p>
【九年级物理全册15.4电阻的串联和并】相关PPT文档
【九年级物理全册15.4电阻的串联和并】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