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基础测量
互换性的分类及互换性存在的必要性。
极限配合与基础测量Tag内容描述:<p>1、教 案第 周课型分类理论课上课时间年 月 日(第 节)教学课题绪 论(30分钟)教学目标1、 理解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互换性的分类及互换性存在的必要性;2、 了解标准化概念和公差标准发展概况;3、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教学重点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教学难点几何量误差的理解教学。</p><p>2、教 案 第 周 课型 分类 理论课 上课 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 教学 课题 绪 论 30分钟 教学 目标 1 理解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互换性的分类及互换性存在的必要性 2 了解标准化概念和公差标准发展概况 3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p><p>3、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基础授 课 教 案教学计划说明:本课程主要介绍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结合的公差和检测等。考虑到学生学过机械制图有一定的基础,况且本课程学时较少,内容较多故主要讲授了前三章内容。周次 授课次数课时授课内容备注12绪论22基本术语及。</p><p>4、,第一章极限与配合,11基本术语及其定义1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13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学习目标,理解孔和轴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公称尺寸、实际(组成)要素、极限尺寸的概念及其关系。理解和掌握尺寸偏差、公差的概念及其与极限尺寸的关系。掌握标准公差数值表和基本偏差数值表的查表方法。理解尺寸公差带代号。掌握极限偏差表的查表方法。,.,一、孔和轴二、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三、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p><p>5、2.8大尺寸、小尺寸公差配合、常用尺寸段配合特性、公差设计、尺寸500mm的典型尺寸段配合必须按优先级、公共和常规公差带和配合顺序选择适当的公差带和配合。标准建议优先级,常用配合匹配过程等效原则:H9/h9,H10/d10(如果孔的标准公差大于IT8与对等基础孔匹配,如。如果孔的标准公差小于IT8,则与更高一级的基准轴匹配,例如H7/m6、h6/K5。如果孔的标准公差等于IT8,则它可以与同级或更。</p><p>6、山东英才职业技工学校 理论 教案 课程名称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傅丽云 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模块作为本课程的开篇 通过对互换性的讲解 引出了全课程的内容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