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机械制造技术习题

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2.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组成的系统。机床必须具备一下两项运动。(1)切削运动 即为表面成形运动。1. 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  a) 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b) 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机械制造技术习题Tag内容描述:<p>1、一、 名词解释1. 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支承点,并保持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接触,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的方法。2. 过定位: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3. 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4. 原始误差: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的误差。5. 误差敏感方向:过切削刃上的一点并且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方向。6. 主轴回转误差:指主轴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p><p>2、机械制造技术练习题(机制) 一、判断题 1、在工艺系统刚性不足的情况下,为减小切削力,宜选取大的主偏角。( ) 2、在进行带间断或冲击振动切削时,应选负的刃倾角,以提高刀头强度、保护刀尖。 ( ) 3.主切削力 Fc 垂直于基面,与切削速度方向一致,作用于工件切线方向,是设计夹具 的主要依据。( ) 4.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 可能得到崩碎切屑。 ( ) 5. 积屑瘤是在中等切速加工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 ) 6. 传统上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刀具一定耐用度。</p><p>3、填空选择题:1刀具后角是指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2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粗车钢时,应选用(YT5、)。3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切削温度(增加)。4粗磨时,应选择(软、)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组织砂轮。5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Tc经济耐用度 与 Tp最高成本耐用度 两种。6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粗加工孔时,应选择(、麻花钻)刀具。7机床型号由 字母 与 数字 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8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p><p>4、机械加工技术(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思考题解答)第三章 机 床1、何谓工艺系统?答: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工艺系统中的每一环节都对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机床必须具备的运动有哪些?答:为实现切削加工要求,机床必须具备一下两项运动:(1)切削运动 即为表面成形运动,它通过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不同组合,已形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表面。(2)辅助运动 即运动的快速进退、送夹料、转位分度等运动,其主要作用是减轻劳动强度,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劳动效率。3、机床一般是由。</p><p>5、第一章 金属切削基础一. 单项选择 1. 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 a) 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b) 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c) 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d) 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2.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 )。a) 砂轮的直线运动,b) 工件的回转运动, c) 砂轮的回转运动, d) 工件的直线运动。3. 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a) 均由工件来完成,b) 均由刀具来完成,c) 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d) 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4. 背吃刀量 a p 是指主刀刃与工件切削表面接触长。</p><p>6、在课后作业练习题中,讲师:刘英教授副教授:任庆泰孙明杰,列举了上课作业:机床的主要运动传动链的传动路径,并计算主轴的最高、最低转速。 描绘了、教室作业、传动路线:最高转速计算:最低转速计算: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2-3:y0=10、s=6、0=6、0=6、Kr=60、kr=15的外周字节刀片部分投影图。 描绘了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2-3:y0=10、s=6、0=6、0=6、Kr=60。</p>
【机械制造技术习题】相关PPT文档
机械制造技术习题解答.ppt
机械制造技术课后作业习题讲解
【机械制造技术习题】相关DOC文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全解.doc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题目答案.doc
机械加工技术思考题解答二.doc
机械制造技术习题答案.doc
【机械制造技术习题】相关PDF文档
机械制造技术习题机制.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