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和染色体的
(1)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做伴性遗传。A.减数分裂过程中 B.受精作用过程中 C.囊胚形成过程中 D.原肠胚形成过程中。
基因和染色体的Tag内容描述:<p>1、第1课时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1.子代与亲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2具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3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4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5显性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隐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6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子称为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受粉植物,在。</p><p>2、基础排查训练一、判断题(1)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2)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4)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则会出现AA移向一极、aa移向另一极的情况。()(5)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6)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7)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8)。</p><p>3、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细胞形态的改变。(重、难点)2会区分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不同点。(重点)减 数 分 裂 的 相 关 概 念1减数分裂的概念2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非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配对的染色体。3联会和四分体(1)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探讨:下图表示减数。</p><p>4、第1课时减数分裂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减数分裂及其实验1,4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比较3,5,6,8,10,12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及图像识别2,7,9,11,13,14,15A级基础练1.下面是某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几个步骤,其正确顺序是(B)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交叉互换染色体复制细胞质分裂A.B.C.D.解析: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联会和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且联会在前;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2.识别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时,最重要的依据是(D)A.。</p><p>5、第1课时 减数分裂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减数分裂2,7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比较5,6,8,12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及图像识别1,3,4,9,10,11,13,14,15A级基础练1.(2017湖南慈利期中)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B.C.D.解析:体细胞含成对同源染色体,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成对的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无染色单体,错误;减。</p><p>6、整体感知 本章分3节内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这3节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是在第1章引导学生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继续依照科学史的顺序,寻找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分为两小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第1小节减数分裂中,关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介绍比较详细。首先介绍的是精子的形成部位,然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睾丸里的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p><p>7、第3节伴性遗传学习目标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3.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遗传特点。一、伴性遗传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1伴性遗传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做伴性遗传。2人类红绿色盲症(1)色盲基因的位置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性别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方式一由图解分析可知:男孩的色盲基因只。</p><p>8、第2章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B.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C.细胞质和细胞核物质均等分配D.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与分裂前的细胞相同答案:A2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A.有姐妹染色单体,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B.中有同源染色。</p><p>9、伴性遗传练习1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特点,人类男女性别比例是1:1。人的性别决定发生于A.减数分裂过程中 B.受精作用过程中 C.囊胚形成过程中 D.原肠胚形成过程中2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A1/4 B3/4 C1/8 D3/83有一对夫妇,女方患白化病,她的父亲是血友病患者;男方正常,但他的母亲是白化病患者。预计这对夫妇所。</p><p>10、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本 章 小 结一、知识网络二、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差别是无丝分裂没有DNA的复制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睾丸中的精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D、精子形成过程中X与Y两条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2、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以及DNA之间的比值为A、1:1:2:4B、1:1:2:2C、1:4:4:4D、1:2:4:43、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同发生的现象为染色体复制一次有着丝点。</p><p>11、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生物的生殖过程中,能进行减数分裂的是()A变形虫 B细菌 C玉米 D衣藻C只有能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生物(如玉米)才会进行减数分裂。变形虫和衣藻都是低等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们都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都不能进行减数分裂。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A同源染色体是指大小。</p><p>12、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其父母传递的致病基因D若儿子患病,母亲一定患病;若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病。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儿子和女儿都有可能患病。若子女正常,即女儿基因型为XaXa,儿子基因型为XaY,则不携带其父母传递的致病基因。2红绿色盲为。</p><p>13、课时跟踪检测六 伴性遗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ABC D解析:选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往往与性别相关联,再加上有些基因在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不一样,所以伴性遗传表现出和常染色体上的遗传不一样的特点,如正、反交结果不同,与性别有关等。常染色体遗传中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中都会出现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2下图表示某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如。</p><p>14、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利用假说演绎法引导分析摩尔 根的实验过程,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举例说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明确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加深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本质的理解。为伴性遗传的学习奠定基础。【预习任务】1萨顿认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p><p>15、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2)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学习重点】1、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2、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新课学习】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者是谁? 2、实验现象:(填写右图的相关内容)3、实验现象的分析:(1)果蝇的 与 是一对相对性状;(2) 是显性性状; (3)F2中红眼:白眼 = : ,遗传表现符合 定律,红眼和白眼受一对 基因控制。(4)白眼性状总是与 相联系。4。</p><p>16、第二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也具有相对稳定性。 2、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的。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 4、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自由组合。,时间:1910年 人物:摩尔根,染色体数目少,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雌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有何异同?,3对常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XX,XY,F2,3 : 1,白眼果蝇都是雄的,(雌、雄),?,P,F1,红眼(雌、雄),F1雌雄交配,摩尔根的果蝇。</p><p>17、第3节 伴性遗传(3)【学习目标】伴性遗传病的特点()【学习重点】1、掌握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2、掌握人类伴性遗传病中有关概率的计算。【温故默写】(2分钟内完成):1、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 。2、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特点(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性患者多于 性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