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感染、定植和污染 抗菌药物和抗生素 术前、术中、术后抗菌药物的应用 药敏实。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考核试题&#160。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抗菌药物 比例(%) -内酰胺类 50.9 头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考试题。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Tag内容描述:<p>1、抗菌药物临床合理 使用和处方点评 1 近年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出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处方管理办法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卫办医法 200848号) 2009年卫生部 38号文件 2 卫生部通知印发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 行 ) 卫医管发 2010 28号 l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2011.3 l 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2011.5 l 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 动方案 3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4 4 第三章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l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抗菌药。</p><p>2、2011 年试题 一 选择题(单选) 1. 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A 患者感染病情 B 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 抗菌药作用特点 D 以上 3 项 2. 以下所列药物中,属于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是 A.莫西沙星 B.依诺沙星 C.洛美沙星 D.氧氟沙星 3. 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A 慢支急性发作 B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 急性肾盂肾炎 D 急性细菌性肺炎 4. 抗菌药分级管理是为了 A 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 B 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 C 抗菌药合理临床使用的管理 5. 限制使用类抗菌药是限制 A 抗菌药应用适应证和适用人群 B 限制抗菌。</p><p>3、内酰胺类抗菌素的临床合理使 用 -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 antibiotics) -内酰胺类 是一类结构中是一类结构中 含有含有 -内酰胺环的抗内酰胺环的抗 生素。生素。 包括包括 : 青霉素青霉素 类类 头孢菌素头孢菌素 类类 其他其他 -内酰胺内酰胺 类类 一、作用机理 n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粘肽合成酶(又叫 青 霉素结合蛋白, PBPs), 从而阻碍细 胞壁粘肽的合成。 细菌对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可概括为: 细菌产生 -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等) 使易感抗生素水解而灭活; 对 G菌产生的 -内酰胺酶稳定的广谱青霉素和二 、三代头孢,。</p><p>4、抗菌药物临床合理 使用和处方点评 1 近年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出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处方管理办法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卫办医法 200848号) 2009年卫生部 38号文件 2 卫生部通知印发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 行 ) 卫医管发 2010 28号 l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2011.3 l 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2011.5 l 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 动方案 3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4 4 第三章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l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抗菌药。</p><p>5、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为进一步巩固前两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务科与各科室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1、 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并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医用相关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2、 根据本院疾病谱、细菌耐药监测等情况,科学合理的制。</p><p>6、蚆罿芈芆薂聿羈蒂蒈肈肀芄螆肇膃蒀螂肆莅芃蚈肅肅薈薄肄膇莁袃肃艿薆蝿肃莁荿蚅膂肁薅薁螈膃莇蒇螇芆薃袅螆肅莆螁螆膈蚁蚇螅芀蒄薃螄莂芇袂螃肂蒂螈袂膄芅蚄袁芇蒁薀袀羆芃蒆袀腿葿袄衿芁莂螀袈莃薇蚆袇肃莀薂袆膅薆蒈羅芇莈螇羅羇薄蚃羄聿莇蕿羃节薂薅羂莄蒅袄羁肄芈螀羀膆蒃蚆罿芈芆薂聿羈蒂蒈肈肀芄螆肇膃蒀螂肆莅芃蚈肅肅薈薄肄膇莁袃肃艿薆蝿肃莁荿蚅膂肁薅薁螈膃莇蒇螇芆薃袅螆肅莆螁螆膈蚁蚇螅芀蒄薃螄莂芇袂螃肂蒂螈袂膄芅蚄袁芇蒁薀袀羆芃蒆袀腿葿袄衿芁莂螀袈莃薇蚆袇肃莀薂袆膅薆蒈羅芇莈螇羅羇薄蚃羄聿莇蕿羃节薂薅羂莄蒅袄羁。</p><p>7、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培训试题科室: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计80分)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两个方面:(1)有无 指征 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 品种及 给药方案 是否正确、合理。2、诊断为 细菌 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3、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 口服 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 口服 给药。4、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 避免 。5、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 病。</p><p>8、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草案)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面较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一般可分为杀菌剂与抑菌剂两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品种、剂量、时间、途径、病人、疗程及治疗目标均是适宜的,目的是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力争防止宿主体内菌群失衡,节约药品资源,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 参照国家和军队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 一、基本原则 1各单位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应严加管理,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定,并。</p><p>9、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讲义一、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与要求(一)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诉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p><p>10、开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开篇世界卫生组织遏制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全球战略(摘要)WHO Global Strategy For Containment ofAntimicrobial Resistance耐药性并非一种新的现象。全球因感染而造成的死亡病例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麻疹、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率可从零到几乎100%,有时对二、三线药物的耐药性已严重影响疗效。此外,有耐药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新出现的病毒耐药性问题,以及贫困和边远地区人群中被忽视的不断增加的寄生虫病耐药性问题等,大大加重了全球负。</p><p>11、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1. HAP的定义为病人入院时未患有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多长时间后罹患的由病原菌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C.48h 2. 10岁以下禽流感患儿金刚烷胺用药剂量为5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B 3. 1962年发现的第一个抗疱疹病毒药物是A 4. 1987年问世的第1个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C.齐多夫定 5. AAD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应用抗菌药物后B 6. B群链球菌感染首选A 7. CMV肺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出现前死亡率为D 8. 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最重要的是D.患者的免疫系统的抑制程度 68.盆腔感染的感染途径不包括D.经消化。</p><p>12、杨 勇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 028-87771932;Email:yyxpower126.com,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几个简单问题,感染、定植和污染 抗菌药物和抗生素 术前、术中、术后抗菌药物的应用 药敏实验敏感临床无效?,主要内容,抗菌药物PK/PD理论,主要内容,抗菌药物PK/PD理论,相关基础知识: 标本及微生物,感染性疾病诊治,细菌耐药监测 目标性监测 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症状、体征 以往成功治疗方案,经验性用药,感染性疾病诊治,目标性。</p><p>1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考核试题科室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2、可辅以抗菌药局部应用的情况有:( )A化脓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 B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C隐球菌脑膜炎 D化脓性腹膜炎3、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4、预防用药用于何种情况可能有效:( )A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 B长期用药预防C晚期肿瘤患者 D风湿热复发5、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p><p>14、2011年试题一 选择题(单选)1. 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C抗菌药作用特点 D 以上3项2. 以下所列药物中,属于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是A.莫西沙星 B.依诺沙星 C.洛美沙星 D.氧氟沙星3. 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4. 抗菌药分级管理是为了A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 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C抗菌药合理临床使用的管理5. 限制使用类抗菌药是限制A抗菌药应用适应证和适用人群 B限制抗菌药作二线使用C限制抗菌药用于重。</p><p>15、实施指导原则 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 呼吸科 庄锡彬,西方发达国家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0%,美国是20%、英国是22%。 我国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997年中国药学会的统计是, 三级医院70%, 二级医院80%, 一级医院90%。,国内临床各类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抗菌药物 比例(%) -内酰胺类 50.9 头孢菌素类 31.9 青霉素类 19.0 喹诺酮类 19.6 氨基糖甙类 8.4 大环内脂类 4.0 其他 17.1,美国Pinner RW报道,尽管强有效的抗菌药物使用于临床, 19801992年 感染性疾病总的死亡率增加39% 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增加20%。</p><p>16、舒普深篇,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星火计划培训教材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编,2019,1,第六章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三、下呼吸道感染 重度HAP:病原菌多是产ESBLs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菌株治疗应该选择碳青霉烯类,包括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panipenem)。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可否在产ESBLs细菌感染时使用存在争议,可以结合实际测定的MIC值予以判断。产AmpC酶细菌可以选择头孢吡肟或碳青霉烯类。不动杆菌可以选择碳青霉烯类、头孢。</p><p>17、第( 1 )题 引起血液病相关性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以什么最常见() BA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B 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C 变形杆菌、绿脓杆菌D 百日咳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第( 2 )题 1957年哪个国家首次报道手足口病() BA 日本B 新西兰C 加拿大D 美国第( 3 )题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已于2006年5月正式开始,目前成员单位已扩大至()BA 110所医院B 130所医院C 150所医院D 170所医院第( 4 )题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首选()AA 内酰胺类B 大环内酯类C 四环素类D 克林霉素第( 5 )题 感染沙门菌后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BA 菌血症B 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