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膀胱癌
膀胱癌的流行病学。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膀胱癌患者护理查房。2014版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膀胱癌的流行病学 膀胱癌的诊断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及随访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及随访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 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课件膀胱癌Tag内容描述:<p>1、膀胱癌综合治疗新进展,邯郸市中心医院,膀胱癌的流行病学,(一)流行病学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在男性排名第六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之后 。 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 。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 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二)致病的危险因素与病因学 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 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4倍 。 另一重要。</p><p>2、膀胱癌患者护理查房,2015/05/21 八病室,护理体查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腹部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导尿管引流通畅,尿色淡黄。外生殖器未查。 入院诊断 膀胱肿块性质待查,病例汇报,病情 患者曾凡金 女性 54岁,因发现无痛肉眼血尿一月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可,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有子宫内膜癌手术史2+年,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手术情况,完善术前准备后。</p><p>3、2014版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郭留雄,目 录,膀胱癌的流行病学 膀胱癌的诊断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及随访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及随访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 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流行病学,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 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3.8/10万,女性为1.4/10万。 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且城市居民膀胱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病 因 学, 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 较为明确的两大致。</p><p>4、导读:膀胱癌病人的常用食疗方法 1、白英猪瘦肉汤用料白英(鲜品)30克(干品20克),猪苓20克,赤小豆50克,红枣30克,猪瘦肉150,克。制作(1)将猪瘦肉去油脂,洗净,斩块;赤小豆用清水浸渍半天,至发胀为度,洗净备用;其他用料洗净。(2)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1.52小时即成。调味供用。功效清利湿毒。适应范围膀胱癌属于湿热浊毒下注,迫血妄行者,症见血尿反复出现,色鲜红,小便短赤,,不痛,尿频尿急,口苦口腻;舌红,苔白黄微腻,脉弦数。2、膀胱癌血尿方用料白花蛇舌草(鲜品)30克,小蓟(鲜品)30克,薏苡仁100克,兔,肉。</p><p>5、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Together it is possible“,意 义,对膀胱癌的四个“有利于” 诊疗方式的选择与统一 治疗方式的结果判定 不同地区诊疗结果的比较 提高诊疗水平,维护患者的利益,内 容,前言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组织病理学 诊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 尿流改道 放疗与化疗 生活质量、预后与随访 膀胱非尿路上皮癌,一、前 言,2006年,Evidence-Based-Medicine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Campbells Urology 国外的指南:EUA;AUA;NCCN,前 言,版本更新 2007年版 2009年版 2011年版 引用文献:总393条,我国学者论文38条,。</p><p>6、膀胱癌,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九病区 葛岩,概 述,膀胱癌多见于5070岁的男性,绝大多数来自上皮组织,其中90%以上为移行上皮肿瘤。按其生长方式分为原位癌、乳头状癌和浸润性癌。,主要内容,膀胱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膀胱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膀胱癌的临床特点 膀胱癌的诊断 膀胱癌的化疗及具体病例 膀胱癌的护理,1. 膀胱的解剖 及生理功能,膀胱位于盆腔前部 空虚时上界平耻骨联合上缘 充盈时膀胱尖升至耻骨联合上缘以上,腹膜反折处也随之上升,男性膀胱,女性膀胱,膀胱的生理功能,储存尿液 平均容量,一般成人300500ml,最大600ml 周期性排尿,2. 。</p><p>7、膀胱肿瘤 Bladder tumor,业务学习 06-02,一 概述,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泌尿系肿瘤的首位。 A、summarize Bladder cancer accounts for nearly the most common in urinary system.,二 分类,(1)上皮性,占95%以上, 其中乳头状瘤(2%),移行细胞癌(94%),原位癌(1%),鳞状细胞癌(2%),腺癌(1%)。 (2)非上皮性 B、classification: (1)Superficial ,more than 95%, approximately 2% of that are papillary cancer,94% are transitional cell cancer. (2)invasive,三 病因,内在的遗传因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