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旧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化学平衡 1 溶解平衡是如何建立的 2 溶解平衡平衡是否是不再溶解蔗糖了 溶解平衡 一 化学平衡的建立1 溶解平衡的建立起始 V 溶解 结晶 平衡 V 溶解 V 结晶 2 化学平衡的建立 CO H2O g CO2 H2 起始 0 01mol0 01。
课件旧人教版必修2Tag内容描述:<p>1、酸碱中和滴定,1中和滴定的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理论依据:HCl+NaOH=H2OC1V1=C2V2,C1,C2V2,V1,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指示剂的选择及滴定终点的判断,1.指示剂,甲基橙3.1-4.4红橙黄酚酞8-10无粉红红,2.滴定终点的判断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并且半分钟不变色即。</p><p>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实质:有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偏移)。特征: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则什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则是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守恒原则,表现为化。</p><p>3、第一节氮和磷 氮元素的活泼性和氮气的活泼性氮气的性质NO NO2 O2混合气体通入水后的有关计算红磷和白磷磷酸 AHLiNaKRbCs ABeMg ABAl ACSiGeSnPb ANPAsSbBi AOSSeTePo AFClBrIAt 1 原子半径2 主要化合价3 金属性和非。</p><p>4、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练习 1 已知16gH2与足量的O2完全反应 求生成多少克水 2 已知8molH2与足量的O2完全反应 求生成多少克水 3 已知标况下179 2L的H2与足量的O2完全反应 求生成多少克水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 量 方面的。</p><p>5、硝酸 3 n 1 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难挥发性 酸性 复习提问 浓硫酸的特性 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 浓硫酸 无色油状粘稠液体 2002 9 16 n 2 回忆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H2SO4 稀 Zn B H2SO4 稀 CuO C H2SO4。</p><p>6、第二节化学平衡 1 溶解平衡是如何建立的 2 溶解平衡平衡是否是不再溶解蔗糖了 溶解平衡 一 化学平衡的建立1 溶解平衡的建立起始 V 溶解 结晶 平衡 V 溶解 V 结晶 2 化学平衡的建立 CO H2O g CO2 H2 起始 0 01mol0 01。</p><p>7、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一 改变浓度是否会影响平衡 实验1 将10mL0 01mol L的KSCN溶液与10mL0 01mol L的FeCl3溶液混合 实验探究 建立平衡体系 实验2 在平衡体系中分别加入高浓度的KSCN和FeCl3 探究结果 浓度的改变对。</p><p>8、化学反应速率 举出几例你在生活中所遇到与化学反应快慢有关的事例 1 说明那些反应你希望加快速度 那些反应你希望减慢速度 2 在实践中 你用过什么方法使那些化学反应的速度加快 用什么方法使那些化学反应速度减慢 思。</p><p>9、高中化学 第二章化学平衡 第四节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杨文槐 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氨的价值 N2 NH3 医药 炸药 染料 化肥 哈伯 F Haber 1868 1934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哈伯于1908年7月在实验室用N2 H2在600 200个大气压 合成。</p><p>10、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 杭州市一制冷车间液氨储存罐破裂 造成大量氨气泄露 整个厂区被一片白雾笼罩 厂区内寒气逼人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令人眼睛刺痛 连呼吸都感到困难 消防员赶到后 马上展开了救援工作 第二节氨铵盐 1 氨的结构 NH3 化学式 电子式 结构式 一 氨 氨的空间结构如何呢 探讨 NH3比例模型 三角锥形结构 N H键键角为107o18 为极性分子 2。</p><p>11、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 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 两种速率相等 处于电离平衡状态 时间 反应速率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状态建立示意图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 温度 2 浓度 逆向移动 减少 增大 正向移动 减少 增大 减少 逆向移动 减少 增大 增大 正向移动 减少 减少 减少 正向移动 增大 增大 增大 正向移动 减少 增大 减少 增大 同。</p><p>12、第四节盐类的水解 提问 酸溶液显酸性 碱溶液显碱性 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演示实验 用PH试纸检验CH3COONa NH4Cl和NaCl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记录 讨论 1 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 请问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7 7 7 碱性 酸性 中性 2 为什么同样都是盐溶液 而表现出的酸碱性却不同 生成的盐 1 弱酸强碱盐 NaAc K2CO3 2 强酸弱碱盐 NH4C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