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科教版必修1

13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作业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是标量C公式v适合于任何形式的运动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运动的位移成正比与运动的时间成反比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定义式v对任何运动都成立AC正确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

科教版必修1Tag内容描述:<p>1、1 3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 速度 作业 1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标量 C 公式v 适合于任何形式的运动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速度与运动的位移成正比 与运动的时间成反比 解析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式v 对任何运动都成立 A C正确 速度是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错误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的位移。</p><p>2、1 2 位置变化的描述 位移 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坐标系的概念 会用一维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 理解位移的概念和矢量性 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 3 知道矢量和标量的运算差异 能进行一维情况下矢量的运算 一 确定位置的方法 1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 质点 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 如果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 如果物体在一。</p><p>3、3 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作业 1 假设汽车突然紧急制动后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与汽车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差不多 当汽车以20 m s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制动 它还能继续滑动的距离约为 A 40 m B 20 m C 10 m D 5 m 解析 a g 10 m s2 由v2 2ax得x m 20 m B对 答案 B 2 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 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 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 停止转动的轮胎在。</p><p>4、2 3 弹力 作业 1 关于弹性形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 B 一根钢筋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 C 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 能够恢复原形状的形变 叫弹性形变 D 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的形变 叫弹性形变 解析 弹性形变指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 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C正确 A D错误 钢筋用力弯折后 无法恢复到原形状 不属于弹性形变 B错误 答案 C 2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p><p>5、4 2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学案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2 掌握利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物体平衡问题的思路 方法 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一 关于移动货物箱的疑问 如图所示 货物箱处于平衡状态 G为货物箱重力 F为拉 推 力 N为地面对货物箱的支持力 f为摩擦力 地面与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向前拉物箱时 水平方向上 Fcos f 竖直方向上 N Fsin G 又由。</p><p>6、1 1 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 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质点的概念 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并能判断物体是否可以被看做质点 2 理解参考系的概念 知道运动具有相对性 3 知道空间的概念 能区分时刻和时间 会在坐标轴上表示时间和时刻 一 机械运动 物体运动有多种形式 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叫做机械运动 二 质点 1 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 如果被研究物体的形状和。</p><p>7、2 2重 力 学案 目标学习 1 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 知道重力大小和方向 会用公式G mg g 9 8 m s2 计算重力 3 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一 重力 1 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3 大小 物体的重力大小简称为物重 跟其质量成正比 即G mg G m g单位分别为 N kg m s2 4 测量 重力的大小可以。</p><p>8、3 6 超重与失重 作业 1 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 其重力增加了 B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 其重力为零 C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 其惯性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增加或减小了 D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 其质量及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变化 解析 超 失重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实际的质量和重力均不变 由于质量不变 惯性不变 所以只有D正确 答案 D 2 下列说法正确。</p><p>9、2 5 力的合成 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合力 分力以及力的合成的概念 2 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知道分力与合力间的大小关系 3 知道共点力的概念 会用作图法 计算法求合力 一 合力 分力 力的合成 1 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我们就称F为F1和F2的合力 F1和F2为F的分力 2 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p><p>10、3 1 牛顿第一定律 作业 1 16世纪末 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 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 开始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说法中 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 这说明 物体受的力越大 速度就越大 B 一个运动的物体 如果不再受力了 它总会逐渐停下 这说明 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 自然状态 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p><p>11、2 2 重力 作业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不随位置而改变 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不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 物体放在斜面上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D 物体对水平支持面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解析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产生的 不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A错误 只有质量分布均匀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果质量分布不均匀 则不一定在几何中心 B。</p><p>12、1 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作业 1 下列说法中的 快 指加速度较大的是 A 小轿车比大卡车启动得快 B 协和式客机能在两万米高空飞行得很快 C 乘汽车从成都到济南 如果走高速公路能很快到达 D 汽车在紧急刹车的情况下 能够很快地停下 解析 启动得快指速度变化得快 即加速度大 A项对 客机在高空飞行得快指的是速度大 B项错 走高速公路能很快到达 指用时短 平均速度大 C项错 汽车紧急刹车能够很。</p><p>13、第6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 理解公式的含义 知道位移对应vt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2 会利用公式x v0t at2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3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的意义 特点 会用它处理简单的相关问题 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如图161所示 物体的位移等于vt图线下面梯形的面积。</p><p>14、4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作业 1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等于零 物体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 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 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解析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 从运动形式上看是始终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从受力上看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答案 C 2 重6。</p><p>15、3 4 牛顿第三定律 作业 1 如图是中国运动员黄珊汕在伦敦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中的精彩镜头 黄珊汕在与蹦床接触的时候受到几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忽略空气阻力 A 一对 B 两对 C 三对 D 四对 解析 与蹦床接触时 黄珊汕共受两个力 即重力和蹦床对她的支持力 这两个力的反作用力分别是她对地球的引力和她对蹦床的压力 故共有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正确 答案 B 2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对它。</p><p>16、1 8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学案 学习目标 1 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2 v 2ax 并能利用公式解决相关题目 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平均速度和 x aT2 并能利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 1 关系式 v2 v 2ax 2 推导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v0 at和位移公式 x v0t at2消去时间t即得 3 若v0。</p><p>17、1 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作业 1 飞机起飞的过程是由静止开始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到某速度值时离地升空飞行 已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前进的距离为1600 m 所用时间为40 s 则飞机的加速度 a和离地速度v分别为 A 2 m s2 80 m s B 2 m s2 40 m s C 1 m s2 40 m s D 1 m s2 80 m s 解析 根据x a。</p><p>18、4 2 平衡条件的应用 作业 1 如图所示 两个等大 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 个力A 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 则A B两物体各受几 假设水平地面光滑 A 3个 4个 B 4个 4个 C 4个 5个 D 4个 6个 解析 对物体A受力分析 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 重力和支持力 水平方向受两个力 水平力F和B对A的摩擦力 即物体A共受4个力作用 对物体B受力分析。</p><p>19、2 5 力的合成 作业 1 下列物理量在运算时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有 A 时间 B 位移 C 速度 D 加速度 解析 时间是标量 位移 速度 加速度是矢量 矢量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故选A 答案 A 2 关于合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 B 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中的任何一个力 C 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这几个力中最小的力 D 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这几个。</p><p>20、2 6 力的分解 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力的分解 2 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3 会用作图法求分力 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4 知道力的正交分解法 会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一 力的分解 1 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 力的分解原则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那么 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 就表。</p>
【科教版必修1】相关DOC文档
科教版必修1 1.3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 作业 (1).doc
科教版必修1 1.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3.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2.3 弹力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4.2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1.1 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2.2 重力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3.6 超重与失重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2.5 力的合成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3.1 牛顿第一定律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2.2 重力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1.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1.6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4.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3.4 牛顿第三定律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1.8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4.2 平衡条件的应用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2.5 力的合成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2.6 力的分解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4.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2.4 摩擦力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2.1 力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2.3 弹力 学案.doc
科教版必修1 2.6 力的分解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3.3 牛顿第二定律 作业.doc
科教版必修1 2.1 力 作业.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