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课题溶质的质量分数

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课题3 溶质质量分数。初步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与 之比。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质质量、溶液质量。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课题溶质的质量分数Tag内容描述:<p>1、江汉学校九年级学生化学课堂导学提纲 编号: JHXXHX090903 课题三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 小组: 一、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 初步学会根据需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重点 :了解溶质质量分数概念;难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二、导学过程情境导入鸡蛋在水中的沉浮取一个烧杯,加入250 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次序清水。</p><p>2、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 会进行溶液稀释问题的处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 了解溶液于生产的广泛联系 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点 溶液的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引入 教学难点 溶液的质量。</p><p>3、九年级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三溶质质量分数,定州新华中学 史瑞莲,15081296486,课题3 溶质质量分数,(即溶液浓度),1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思考问题、 习题演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p><p>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课题3 溶液的浓度(3),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与 之比。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此公式可以变形: 溶液质量= (或= 质量+ 质量)。 溶质质量= = - 溶剂质量= - 3.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锌与稀硫酸反应: 锌与稀盐酸的反应: 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p><p>5、9.3溶液浓度,KNO3不饱和溶液如何变成饱和溶液?先决条件评价,加入硝酸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水20毫升,颜色:浅蓝色,深蓝,0.1克,0.5克,2克,硫酸铜,甲,乙,丙,水20毫升,水20毫升,浓缩液和稀溶液,判断依据: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思考:溶液的浓度喷洒农药,讨论:20%盐水的意义?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计算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p><p>6、化学备课组,复 习,1、什么叫饱和溶液?,2、KNO3不饱和溶液怎样变成饱和溶液?,3、Ca(OH)2饱和溶液怎样变成不饱和溶液?,实验9-5,颜色:,淡蓝 蓝色 深蓝,浓溶液和稀溶液,判断依据:,一定量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思考:溶液的浓稀 和 溶液的饱和与否的关系,区分依据不同,同一温度时,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g、1。</p><p>7、欢 迎 走 进 化 学 课 堂,临漳县第二中学 陈俊英,实验题目: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学生在初中进行的唯一的一个定量实验操作,也是每年初中实验操作考试的四个化学实验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节课是由理论转变为实际的桥梁,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让学生。</p>
【课题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关PPT文档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6)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3)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4)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ppt课件 2点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4).ppt
【课题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关DOC文档
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doc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