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课外古诗词赏析。例题1、阅读下面一首诗。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一 古诗词鉴赏。课外古诗词鉴赏。诗歌鉴赏考纲考题分析。这首诗描写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中杂诗》 1.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山中杂诗》 1.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八上古诗鉴赏。
课外古诗词鉴赏Tag内容描述:<p>1、古诗词赏析实战演练(参考答案在最后)(一)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对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出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二)渡汉江 (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前两句中“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p><p>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 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仍有志干一番事业,有一 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2、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 ,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 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 春。) 3. 龟虽寿与观沧海 (1)。</p><p>3、课外古诗词鉴赏方法一、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p><p>4、课外古诗词鉴赏,诗歌鉴赏考纲考题分析,鉴赏要求:初步鉴赏,程度较浅。鉴赏内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试形式:客观题1、简答题主观题2、填空、简答题考试范围:1、古诗2、前人好评、定评之作,典型例题:东营市二00四年中考题下面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道理?简要谈谈你的理解。小松杜苟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p><p>5、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 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仍有志干一番事业,有一 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2、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 ,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 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 春。) 3. 龟虽寿与观沧海 (1)。</p><p>6、八年级课外古诗词鉴赏(学生版)一、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夜 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 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3分)(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二、(济宁市)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菊 花元镇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 分)(2) 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三、(德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p><p>7、课外古诗词赏析专题专练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水口行舟宋 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下面问题。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1、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p><p>8、于都五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主备人:赖元华 备课组长签字: 蹲科行政签字: 使用人: 小组: 学生评价: 小组评价:课题:课外古诗词赏析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品和创作风格。2、了解诗词大意。3、读出诗句节奏。4、赏析诗词名句。5、背诵、默写古诗词。预习案 一、课前准备(一)、作家作品1、晏殊,字, 前期 (风格)词人之一。汉族, 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2、苏试(10371101)字 号,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 、 、 、 。“ 。</p><p>9、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p><p>10、1.赠从弟(其二)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从弟:堂弟。亭亭:高貌。瑟瑟:风声。一何:多么。盛:大,凶猛。罹:遭受。凝寒:严寒。山上高耸挺拔的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风刮得是多么强大,松枝是多么的劲挺!当冰霜一片凄惨凄凉景象之时,而松柏却依然终年端正挺直。难道松柏不怕严寒吗?那是松柏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刘桢(。</p><p>11、杭州人身边的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杭州初中语文课外1对1辅导之古诗词鉴赏例题精析(一)鉴赏形象题例题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这首诗歌的第一题考查的就是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画面形象的鉴赏,答题时可以先从题目入手,抓住“早春”字眼进行想像;然后结合关键词语“近却无”进行分析,最后用通。</p><p>12、2011年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22首)1.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2)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2.浪淘沙?怀旧 (李煜)帘。</p><p>13、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1.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难道是。</p><p>14、一)山中杂诗,自读提示【这首诗描写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屋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居然从窗户里飞了出来。】,理解诗意,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主题 写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当时的山居之乐,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 特色 本诗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这一主题。句句写景,句句有情。,。</p><p>15、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1.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2.浪淘沙?怀旧(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2)“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3.梅花绝句(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愁。</p><p>16、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庄子秋水)。寿,长寿。竟,尽,完。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骥(j计):千里马。枥(l力)。</p><p>17、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鉴赏一 七上5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开头以神龟、螣蛇为喻,目的是什么?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体现辩证的思维,即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 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