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课件
下颌第一磨牙 其次下颌第二磨牙 最低是下颌前牙、咬合面居首。牙菌斑牙龈龈上菌斑以G+占61.5%。龈下菌斑以G-占52.5% 牙菌斑结构三层。菌斑牙界面、中间层、菌斑表层 窝沟龋内还有微生物和食物分子。菌斑牙界面、中间层、菌斑表层 窝沟龋内还有微生物和食物分子。口腔内科 常用药物(材料)及使用方法。
口腔内科学课件Tag内容描述:<p>1、儿童口腔病学 中国儿童口腔病学发展简介:,儿童口腔病学的概念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儿童口腔病学的英文表示,Pedodontics. Dentistry for Children. Juvenile Dentistry. Pediatric Dentistry. 近年来采用Pediatric Dentistry这个名词,译为儿童口腔医学。 儿童口腔科学所包含的内容和治疗范围都在发生变化。 国内口腔学界根据当前儿童口腔科学的具体内涵,暂用“儿童口腔病学”这个学科名称。,儿童口腔病学的学科范畴:,儿童口腔病学的学科范畴包括 维持和增进从胚胎至成人这一生长。</p><p>2、口腔内科知识点,龋病要点,细菌 牙菌斑 食物 牙所处的环境 细菌性疾病、 有机物分解和无机物脱矿 牙硬组织不能自行修复 色形质方面变化 好发牙:下颌第一磨牙 其次下颌第二磨牙 最低是下颌前牙、咬合面居首,其次领面,病因及发病过程要点,牙菌斑牙龈龈上菌斑以G+占61.5%,龈下菌斑以G-占52.5% 牙菌斑结构三层:菌斑牙界面、中间层、菌斑表层 窝沟龋内还有微生物和食物分子。 牙菌斑构成:有80%水和20%固体物质 蛋白质含量占菌斑干重40%,碳水化合物占13%-18% 脂肪占10%-14%,牙菌斑知识点(1),菌斑形成三个阶段:获得性膜形成(数分钟形成。</p><p>3、口腔内科 常用药物(材料)及使用方法,口腔内科的常用药物,局部用药,全身用药,树脂类,(一) 防龋药 A 氟化物,31.23酸性氟磷酸钠溶液,1、2%氟化物溶液,2、8%氟化亚锡溶液,4、含氟凝胶,用法:每周含漱1次,含漱1min,含漱毕30min内不漱口,不进食。,用法:每年涂1次,在牙面上保持湿润30s。,用法:涂法与氟化亚锡溶液相似。,用法:放入泡沫托盘后放人口内,咬在牙上4-5min去除,30min不进食、不漱口,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防龋及脱敏药,防龋及脱敏药,一)安抚止痛,1 丁香油,成分 丁香油花蕊蒸发挥发油,主要为丁香油酚。,作用 较好的。</p><p>4、口腔内科知识点,1,龋病要点,细菌 牙菌斑 食物 牙所处的环境 细菌性疾病、 有机物分解和无机物脱矿 牙硬组织不能自行修复 色形质方面变化 好发牙:下颌第一磨牙 其次下颌第二磨牙 最低是下颌前牙、咬合面居首,其次领面,2,.,病因及发病过程要点,牙菌斑牙龈龈上菌斑以G+占61.5%,龈下菌斑以G-占52.5% 牙菌斑结构三层:菌斑牙界面、中间层、菌斑表层 窝沟龋内还有微生物和食物分子。 牙菌斑构成:有80%水和20%固体物质 蛋白质含量占菌斑干重40%,碳水化合物占13%-18% 脂肪占10%-14%,3,.,牙菌斑知识点(1),菌斑形成三个阶段:获得性膜形成(。</p><p>5、口腔内科病人的护理 口腔内科常用药物、材料及器械,1.防龋药物:75%氟化钠甘油糊剂、10%硝酸银溶液(强腐蚀性,忌用于恒牙) 2.消毒防腐药:丁香油(可作为硝酸银牙本质脱敏的还原剂)、樟脑酚合剂、75%乙醇、甲酚甲醛合剂(限用于感染根管,避免连续多次使用)、木馏油(对脓液、坏死组织等有效),一、常用药物,3.牙髓治疗药物:氢氧化钙糊剂、三聚甲醛失活剂(封药时间可两周,避免接触牙龈)、干髓剂(不宜用于前牙) 4.根管冲洗剂:双氧水(1%-3%可用于含漱,3%可用于冲洗,30%可用于牙面漂白)、生理盐水、EDTA 5.根管充填材料:碘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