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与发展 201306031 凃纪强 摘要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新进展 【摘要】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系一类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的合理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喹诺酮类抗菌药Tag内容描述:<p>1、喹诺酮类药物研究与发展 201306031 凃纪强 摘要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 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与其它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合成方法生产、 疗效价格比高等优势,自上世纪 60 年代 Lesher 等发现 1-乙基-1.4- 二氢-7-氯-4- 氧代喹啉-3-羧酸(萘啶酸)有抗菌作用后,迄今为止,通过对萘啶酸进行化学 结构的修饰,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喹诺酮类药物已有几十种。近十年来,喹诺酮 类药物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因而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竞相生 产和应用的热点药品。 喹诺酮类抗菌药。</p><p>2、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新进展 【摘要】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人工合成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长、有较长PA E、口服吸收好、组织浓度高、与其他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相对少的优点, 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重点介绍了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药动学、抗菌作用特点及其 分代、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合并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新进展。 【关键词】 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新进展 喹诺酮(quinolone)类抗菌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母核为4- 喹酮,最初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发展缓慢,开发的品种少,副作用。</p><p>3、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黄敏丽关键词:喹诺酮类;感染,女性生殖道; 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97708(2009)02010202Rational use of quinolones in female genital tract infectionsHUANG Mingli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3月20日第9卷第2期Chin J Infect Chemother,Mar2009,V019,No2女性生殖道炎症性疾病包括下生殖道:外阴、阴道、宫颈炎症及上生殖道盆腔炎症,盆腔炎性疾病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周围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等疾病。盆腔炎性疾病通常由阴道内。</p><p>4、喹诺酮类药物及其研究进展摘要:喹诺酮类药物系一类人工合成抗菌药。自第一个此类药物萘啶酸问世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成为目前抗菌药物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抗菌效果及不良反应与结构的关系、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该类药物作一综述,以便读者对其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关键词:喹诺酮,研究进展,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抗生素后效应,构效关系,光毒性1 药理药效特征11作用机制 大量研究证实,氟喹诺酮类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拮抗细菌的DNA回旋酶(gyr),阻碍细菌DNA合成导致细菌死亡。DNA回旋酶由A、B两个亚。</p><p>5、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李光辉思考喹诺酮类药物发展现状如何?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现状怎样?喹诺酮类药物合理应用准则是什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适应症有哪些?怎样改进喹诺酮类药物的给药方案?喹诺酮类药物发展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这类药物由于它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的抗菌类药物,在60年代开发最早的喹诺酮类主要是临床上的需氧革兰阴性菌。一、喹诺酮类药物发展现状导读:喹诺酮类药物发展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这类药物由于它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的抗菌类药物,在60年代开发。</p><p>6、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Chemotherapeutic Drugs,药物化学教研室 刘玲,概念,化学治疗药:特指除抗生素外用来治疗微生物感染的化学物质 其它:肿瘤化学治疗,糖尿病化学治疗,真菌、细菌、病毒的区别,真菌:真正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型生物 细菌: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 -原核细胞型生物 病毒:个体微小,比细菌小得多,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胞体内寄生 -非细胞型生物,喹诺酮类抗菌药 抗结核药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抗真菌药物 抗病毒药,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p><p>7、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目录,临床应用(适应症及禁忌症),药代动力学(分布,吸收,代谢,排泄及PK/PD),概述(发展历程及作用机理),起源及发展简史,退市,当前市售,喹诺酮分类,各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发展趋势,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FQNs)共同特点: 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组织浓度高 口服吸收好 无交叉耐药 不良反应少,作用机制,抑制细菌DNA回旋酶(gyrase)和拓扑异构酶IV,从而影响DNA的正常形态与功能,达到抗菌的目的。,拓扑异构酶:负责将子代的DNA解环连,喹诺酮类抑制此酶,影响子代DNA解环连而干扰DNA复制。在G+菌中喹诺酮类主要影响拓扑异。</p><p>8、1,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2,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3,喹诺酮类药物研究的概况:,自1962年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这类抗菌药的研究,特别是1978年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问世后的10余年,取得了飞跃发展,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与疗效完全可以与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相媲美。头孢菌素结构修饰中侧链与尾链由于愈变愈繁,成本也随之愈来愈高。因而喹诺酮类抗菌药更加引起各国重视,形成了竞相开发之势。,4,喹诺酮类药物研究的概况:,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代 第一代(20世纪60年代初。</p><p>9、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的合理选择,喹诺酮类药物的分代,肠 杆 菌,铜绿假单胞菌,非典型菌,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泌 尿 道 感 染,全 身 感 染,喹诺酮类的抗菌谱和适用范围,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靶点:,DNA螺旋酶 拓扑异构酶 通过抑制以上任一种酶而使细胞生长受阻, 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氟喹诺酮类药物药动学参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特点,繁殖期杀菌剂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吸收迅速完全,体内分布广,组织渗透力高 血浆T1/2较长,给药方便 与其他类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 临床应用广泛,氟喹诺酮类药物适应症,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呼吸。</p><p>10、第二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Quinolones Antibacterial Agents),一、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喹诺酮类抗菌药也称吡啶酮酸类抗菌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开发始于1962年萘啶酸(Nalidixic Acid)的发现,研究认为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的DNA合成,引起了人们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的重视。,第二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一、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1978年诺氟沙星(Norfloxacin)的问世,使得喹诺酮类抗菌药迅速发展。 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广、活性强、毒性低。 目前喹诺酮类抗菌药已经成为仅次于头孢菌素的抗菌药物。,第十九章 抗菌药 第二节 喹诺酮。</p><p>11、Part I Pharmacology,氟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的分代,常用氟喹诺酮类体外抗菌活性(MIC90),氟喹诺酮类对E. coli活性比较,氟喹诺酮类对K. pneumoniae活性比较,喹诺酮的特点和副作用,Ball P. JAC 2000; 46:17-24,不同细菌对左氧沙星的耐药情况,30%,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PK比较,19.10.3,AB PK/PD,10,不同药物不同浓度杀菌曲线,Time(h),LogCFU,Tobramycin,Ciprofloxacin,Ticarcillin,喹诺酮类药物PK/PD,19.10.3,AB PK/PD,11,Levofloxacin 治疗小鼠大腿肺炎链球菌感染PK/PD参数研究,19.10.3,AB PK/PD,12,环丙沙星治疗感染与AUC0-24/MIC关系,AUC0-2。</p><p>12、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临床药师学员王维欣 目录 发展简史 作用机制及耐药的产生 抗菌作用 不良反应 发展简史 一代 二代 四代 三代 1962 1969 萘啶酸 吡咯酸 1970 1979 吡哌酸 西诺沙星 1980 1996 氟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 培氟沙星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 洛美沙星 依诺沙星 司帕沙星 左氧氟沙星 1997 新氟喹诺酮类 加替沙星 莫西沙星 目录 发展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