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器病泪器病
第六章 泪器病 第一节 概 述 泪器(lacrimal apparatus)分为分泌系统和导 流系统两个部分。泪器组成 泪液分泌部--泪腺(反射性分泌腺——在受到外界刺激。一、泪器可分为泪液分泌部、泪液排出部。泪器在结构上分为泪液分泌部和泪液排出部。泪器的结构 泪液分泌系统 排出系统。
泪器病泪器病Tag内容描述:<p>1、第六章 泪器病 第一节 概 述 泪器(lacrimal apparatus)分为分泌系统和导 流系统两个部分。 分泌系统(secretory system) : 主要由泪腺和副 泪腺组成,专司泪液的分泌。 导流系统(excertory system): 泪腺腺管、泪小 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负责泪液的输送。 无论分泌系统或是导流系统的病变,包括先天 异常、炎症、变性和肿瘤统称为泪器病。 流泪-泪液分泌过多。 溢泪-导流系统病变引起泪道的阻塞所致。 反射性分泌-正常的泪液分泌当受到物理和 情感性刺激引起。 基础分泌-当不受刺激时检测到的结膜囊泪 液量,基础分泌足够维持角。</p><p>2、泪器病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2 2 泪器病 l慢性泪囊炎 M:PMPH.ICOlacrimalapparatus.swf 病 因 鼻炎、鼻中隔偏 曲、鼻息肉、下 鼻甲肥大 沙眼 肺炎球菌、葡萄球菌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7 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 * 8 8 慢性泪囊炎 瘘管 治 疗 病因治疗:治疗鼻腔疾病 抗菌治疗:点抗生素眼药水,每日46次,点药 之前,挤净分泌物或作泪道后冲洗后 注入少量0.25%氯霉素液l加0.5%可 的松及1:5000糜蛋白酶。 手术:泪道探通术和。</p><p>3、第五章 泪器病 2018/11/251 一、泪器的 解 剖及生 理 泪 器 分泌部 排出部 Date2 一、泪道阻塞或狭窄 (stenosis of lacrimal passage) 1)泪小点位置异常、狭窄、闭塞 2)泪小管至鼻泪管阻塞或狭窄 3)其他 病因: Date3 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 w 主要症状:泪溢 w 伴随症状:慢性刺激性结膜炎 湿疹性皮炎 睑外翻 2)临床体症 w 冲洗泪道不通畅 泪道阻塞 Date4 治 疗 泪道阻塞 婴儿泪道阻塞或狭窄 泪小点狭窄或闭塞 泪小点位置异常 泪小管阻塞 鼻泪管狭窄或阻塞 w多数可自行痊愈或经过压迫治愈。 w若保守治疗无效,可在半岁以后 行泪道探。</p><p>4、泪器疾病,第一节 应用解剖与生理,泪器组成 泪液分泌部-泪腺(反射性分泌腺在受到外界刺激,如角膜异物、化学物质刺激等,或感情激动时分泌大量增加,起到冲洗和稀释刺激物的作用) 副泪腺(基础分泌腺分泌的泪液量很少,是正常情况下维持角膜、结膜湿润的基本分泌,能减少眼睑和眼球间摩擦) 结膜杯状细胞(基础分泌腺分泌粘蛋白,眼表润滑) 泪液排出部: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输送泪液),在正常情况下,除了很少量的泪液通过蒸发消失外,大部分泪液依赖于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通过泪道排出。 睁开眼睑 眼轮匝肌松弛 泪小。</p><p>5、泪器病,眼科 廖小雪,第一节 概述,一、泪器可分为泪液分泌部、泪液排出部。 1.泪液分泌部:包括泪腺、副泪腺、结膜环杯状细胞等外分泌腺。 泪腺:反射性分泌腺(冲洗和稀释刺激物的作用) 副泪腺:基础分泌腺(湿润角膜、结膜),第一节 概述,2.泪液排出部:包括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 功能:引流泪液入鼻腔,泪液泵,睁眼(眼轮轧肌松弛)腔内形成负压泪液(吸入)泪小管、泪囊闭眼时眼轮轧机收缩泪囊中的泪液鼻泪管鼻腔 ,第一节 概述,二、 泪器病的主要症状 流泪 原因: 1是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 鼻腔而流出眼睑。</p><p>6、杨忠友,泪器疾病,慢性泪囊炎 急性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 泪腺肿瘤,主要内容,泪器在结构上分为泪液分泌部和泪液排出部。 前者包括泪腺、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等。 泪液排出部(泪道)包括上下泪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概 述,泪器的结构 泪液分泌系统 排出系统。,泪液分泌系统 泪腺为反射性分泌腺,分泌大部分泪液 副泪腺为基础分泌腺,分泌少量的泪液 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粘蛋白 睑板腺和皮脂腺分泌脂质,泪液排出系统 上下泪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 泪管虹吸现象 闭睑挤压排泪 开睑负压吸引 鼻泪管下端 Hasner 。</p><p>7、泪器病,泪器的组成,泪器,泪液分泌部,泪液排出部,泪腺 -反射性分泌泪液 冲洗和稀释 副泪腺-基础分泌腺 减少摩擦和润滑 结膜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 湿润角膜,上下泪小点 上下泪小管 泪总管 泪囊 鼻泪管,泪器解剖图,箭头示泪液之分泌及其排泄,泪道阻塞或狭窄,病因 泪点外翻、泪点异常、泪小管至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 的 鼻阻塞 临床表现 泪溢 检查方法 确定阻塞部位 染料试验 泪道冲洗术 泪道探通 X线碘油造影,慢性泪囊炎 chronic dacryocystitis,好发于中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后 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后,因泪液滞留于泪囊 的 内,伴发细。</p><p>8、眼科阿广 2009,第五章 泪器病( lacrimal apparatus ),眼科阿广 2009,泪器的解剖结构,泪器在结构和功能上分: 1)泪液分泌部:泪腺:反射性分泌 副泪腺:基础分泌腺 结膜杯状细胞:粘蛋白 2)泪液的排出部: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 泪总管 泪囊 鼻泪管,眼科阿广 2009,眼科阿广 2009,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