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交叉设计
高速公路与立体交叉 &#167。8 匝道设计匝道设计 1、按左转弯车辆进出主线位置分类 ① 直接连接型匝道 ② 半直接连接型匝道 ③ 环形匝道 一、匝道分类一、匝道分类 高速公路与立体交叉 &#167。1.右转匝道 第四节 匝道设计 2.左转匝道 n 车辆须转约90~270&#176。
立体交叉设计Tag内容描述:<p>1、高速公路与立体交叉 8 8 匝道设计匝道设计 1、按左转弯车辆进出主线位置分类 直接连接型匝道 半直接连接型匝道 环形匝道 一、匝道分类一、匝道分类 高速公路与立体交叉 DD型、DS型、SD型、SS型、L型 高速公路与立体交叉 单向匝道 双向无分隔匝道 2、按匝道车流方向及是否分隔分类 高速公路与立体交叉 双向有分隔匝道 双向分离式匝道 高速公路与立体交叉 二、匝道平面线形二、匝道平面线形 1、匝道平面线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匝道平面线形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平曲线曲率应与逐渐变化的行驶速度相适应; 高速公路与立体交叉 驶离主线匝道上的。</p><p>2、一、匝道的基本形式 按匝道的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划分: 右转匝道、左转匝道。 1右转匝道 第四节 匝道设计 2左转匝道 n 车辆须转约90270越过对向车道,至少需要一座跨线构 造物。 n1)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左转车辆直接从左 侧驶出,左转弯,到相交道路的左侧驶入。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n(1)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 相交道路时由右侧驶入。 n(2)右出左进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 转,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左侧驶入。 n(1)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p><p>3、高速公路与立体交叉,高速公路概论 Chp1 高速公路线形设计 Chp2 立体交叉设计,6 高速公路立体线形组合设计,公路线形是以平纵横面所组合的立体线形。,平纵线形的组合,一、平纵线形的组合设计,1.保持立体线形在视觉上的连续性,有无视觉诱导,视线诱导,平曲线与竖曲线相重合的良好示例,配合得好的线形是竖曲线起迄点最好分别放在两个缓和曲线中间,2.注意平纵线形技术指标的大小均衡,以取得线形顺适和工程运营的经济。,平竖曲线半径的均衡,一般情况下当平曲线半径不大于1000m时,其竖曲线半径为圆曲线半径的10-20倍,便可达到均衡。,3、选择适。</p><p>4、2019/4/23,1,第九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Chapter Nine The grade separation design of road,第一节 概述,立体交叉系指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相互交 叉时,用跨线桥或地道使两条路线在不同的水平面上 通过的交叉形式。立体交叉简称为立交,是高速公路 和城市道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采用立交可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 行驶,消除或减少了冲突点;车流可连续运行,提高 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可节约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有 效地控制了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了对高速道路 的干扰。,2019/4/23,2,由于立体交叉占地面积大、施工复杂。</p><p>5、第九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第一节 概述,一、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1 、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 (1) 高速公路与各类城市道路相交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2)城市快速路与快速路、主干路、铁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4) 大城市机场与一般道路相交时,可采用立体交叉。,2、根据交通量的需要 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主干路与主干路相交,当进入路口的现况交通量超过4000 6000(辆/小时)(当量小客车),相交道路为四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3、考虑地形条件 结合跨河桥的。</p><p>6、第8章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立体交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第三节 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与形式选择 第四节 匝道设计 第五节 端部设计 第六节 立体交叉的其他设计,第一节 概 述 定义:立体交叉(简称立交)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立交是高速道路(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统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优点: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了冲突点; 车流可连续运行,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节约了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 控制了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了。</p><p>7、第八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引入,定义: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作用 消除或者减少冲突点; 提高通行能力; 节约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 减少对高等级道路的干扰。,引入,分类L:互通式 + 分离式 立交等级:枢纽、一般、简单、分离,引入,等级选择,8.1互通立交交通组织及图示,按几何形状分类 按车辆交通组成分类,8.2 交通流量预测与分析,8.2.1 一般原则 根据道路网规划,在全网预测基础上确定 考虑建成后对周边路网的影响而产生的交通量转移 平交口改立交,应对原流量调查,分析近远期交通量 对各转向流量预测,考虑。</p><p>8、土木工程学院 杨 林,道路勘测设计 Road Survey and Design,Yang Lin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of NEFU,第九章 立体交叉设计 Chapter 9 Grade separation design,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杨林,July 19,3,第一节 概 述,立体交叉: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铁路)在不同高程相互交叉的连线方式。 立体交叉的作用:减少或消灭了冲突点。使通过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快速、经济、适用。 一、立体交叉的组成: 1、正线(或主线);2、跨线构造物;3、匝道 4、出口与入口;5、变速车道; 二、公路立交与城市立交的主要区别,July 19,4,。</p><p>9、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工程系 赵欣,立体交叉的发展概况,立体交叉: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立交是高速道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优点: 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了冲突点; 车流可连续运行,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节约了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 控制了相交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了对高速道路的干扰,2,1、跨线构造物:实现车流空间分离的主体构造物 跨线桥(上跨式)和地下通道(下穿式)(工大一区地下通道) 2、正线:相交道路的直行车道 组成立交的主体,包。</p><p>10、WJG204- 2008 武汉市城市道路立体交叉 规划、设计、管理技术规定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mecha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rchanges on Urban Streets in Wuhan (试行)(试行) 2008-9-19 发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