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Tag内容描述:<p>1、整理与练习(3)教学内容第35页的“探索与实践”和“评价与反思”共几课时3 课型新授第几课时3教学 目标1、通过选择橡皮泥和给定长度的小棒做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测量的动手实践能力。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4、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在操作中感。</p><p>2、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分数除以分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前分析及准备学生掌握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通过猜测与验证来推导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预设教学生成一、复习引新1.口算。2 4 10 6 9 4 2 1 2.揭示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二、教学例41.出示例4,学生读题,列式。提问:这是已知。</p><p>3、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内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课前分析及准备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单位的换算,进一步巩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所学知识。教学预设教学生成一、复习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谁能说一说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p><p>4、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内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分析及准备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并与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对比。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推理法。知识迁移法。教。</p><p>5、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内容:第30页的例题11以及练一练和练习七14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表象,知道体积单位和长度、面积单位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和类推的思维能力。2、 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资源:小正方体若干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体积单位。(板书课题)二、师生探究1、出示2个正方体问:下面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学生独立计算。2、交流汇报棱长是。</p><p>6、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内容分数除以整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2.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课前分析及准备学生掌握了平均分。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联系实际,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计算法则。教学预设教学生成一、引入新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二、展开1.教学例1(1)出示例题,让学生。</p><p>7、课时3、分数除以分数1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2、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分数除法统一的运算法则。3、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觉运用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3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创设导入,明确目标口算:3/1062/554/924/5415/631/821/542/513/47。</p><p>8、比的意义教材第53、第54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的第14题。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记住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求比值。明确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理解比的意义。2.明确比、分数和除法三者间的关系。课件。教师谈话引入: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样一组题。1.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1)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几分之几?(2)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几分之几?2.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p><p>9、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例4,“练一练”及练习七第9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口算。2 4 10 6 9 4 2 1 2.揭示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二、教学新课1.出示。</p><p>10、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19页例12、“练一练”、练习四第9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p><p>11、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p><p>12、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力教学计案例名称百分数的意义科目数学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1教学者XXX一、教材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掌握数概念的重要一环,又是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价值的级好素材。教材为了促进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选择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使学生真切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并会写会读。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p><p>13、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本单元教材是以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为基础进行教学的。学生理解、掌握了本单元的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以及百分数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p><p>14、倒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 使同学们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我是好朋友。,同学们对这句话,你有什么意见?,我是小明的好朋友。 小明是我的好朋友。 我和小明是好朋友。 我和小明互为朋友。 你是怎样理解“互为”这个词的?,5,9,9,5,4,3,3,4,7,15,15,7,5,8,8,5,4,9,1,2。</p><p>15、第六单元 百分数1.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的含义。2.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3.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互化。4.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5.应用概念,联系经验,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6.解答“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7.列方程解答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或分数问题。1.结合具体的情境,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通过例1,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p><p>16、分数除以分数教学内容分数除以分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前分析及准备学生掌握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通过猜测与验证来推导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预设教学生成一、复习引新1.口算。2 4 10 6 9 4 2 1 2.揭示课题: 分数除以分数二、教学例41.出示例4,学生读题,列式。提问:这是已知。</p><p>17、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课前分析及准备这节课主要是学习例8,通过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体积单位是因为测量物体体积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体积单位。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激趣法。让学生猜一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身边物体的体积有多大。教学预设教学生成一、复习引入谈话:上。</p><p>18、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内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课前分析及准备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单位的换算,进一步巩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所学知识。教学预设教学生成一、复习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谁能说一说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p><p>19、倒数的认识教学内容倒数的认识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得求一个数的倒数。课前分析及准备这部分内容教学倒数的认识。倒数是一个与分数相关的基本数学概念,认识倒数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必要基础。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在计算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得出倒数的概念,并结合生活,加深对倒数的理解。教学预设教学生成导入新课 = =3 =问: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二、新授1、 教学例题(1)出示。</p><p>20、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内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分析及准备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并与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对比。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推理法。知识迁移法。教。</p>